2025年(第十一届)全国MPAcc学生案例大赛落下帷幕,浙江大学MPAcc学生奋勇拼搏,从全国3200支团队中脱颖而出,再创佳绩,荣获两项全国一等奖,一项全国三等奖!这也是继去年首次获得全国一等奖的再次突破,体现了浙江大学MPAcc在学院“BEST”战略引领下,积极推动智能化转型,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领导型人才的初步成效。
“会员制餐厅”团队(罗天成、刘晓晴、简晨昱、王雍博、黄佳平)
“哆啦六梦”团队(吴颖、郑昕尔、柴珧、李晶、王黎、丁家烨)
此外,浙江大学荣获最佳组织奖,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朱茶芬老师、董望老师、邵帅老师、陈俊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
会计专业学位培养领域的最高级别赛事
MPAcc学生案例大赛是由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MPAcc学生案例大赛组委会主办,由14家培养单位联合发起组织的公益性赛事,是会计专业学位培养领域的最高级别赛事。本次大赛以“可持续发展 财务会计创新”为主题,通过组织同学们亲历企业实践、模拟管理决策、比拼解决方案,培养并提升同学们发现、分析、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广大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磨练本领、增进交流的重要平台。
自2025年3月份启动本届案例大赛以来,共有来自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个赛区300余所高校的3173支MPAcc团队和307支本科生团队报名参赛。历经初赛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的激烈角逐,共有11支参赛团队最终入围复决赛。在复决赛比赛中,11支参赛团队通过案例展示、现场辩论等环节进行比拼,现场专家评委根据参赛团队的现场表现和案例报告等综合评分,对参赛团队的表现进行专业点评。
管院代表队有何优势?
数智赋能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财会创新
1)碳尺度天下,绿乳泽八方
管理学院“会员制餐厅”团队将本次研究的焦点锁定在乳制品行业。该行业产业链条长、碳足迹复杂、环境责任重大,实现全价值链的绿色转型与精准碳核算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作为我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A公司立足黄金奶源带,构建覆盖“牧草种植-畜牧养殖-加工储运”的全产业链体系,前瞻性提出“GREEN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打造了乳业绿色转型的行业标杆。
团队在案例中剖析了A公司的关键痛点领域,总结了环境数据治理效率不足、环境信息披露困境、环境数据价值释放渠道闭锁、以及财务与可持续实践疏离四大痛点,针对性地以全链数据共享平台(CIDS)为底座,构建多框架协同披露系统(GTTI),打造环境智能决策系统(EIDS),搭建财务与可持续发展融合的组织体系,形成系统化的环境会计智能治理(CGE)解决方案。
2)绿链拓蓝海,数智焕新财
管理学院“哆啦六梦”团队聚焦全球化车企G公司。G公司依托“G碳云”“G溯云”等数字平台打造可持续供应链,在ESG领域树立了行业标杆。然而,其传统财务会计体系仍存在环境价值核算缺失、气候风险未纳入财务预警、碳成本与决策脱钩等核心痛点,制约了公司ESG战略的进一步深化。
团队在案例中提出了财务会计“理念-工具-人才”三新解决方案,紧扣G公司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财务会计痛点问题。在核算披露方面,以环境会计体系显化环境价值,创新构建绿色共赢增值表,呈现绿色业务价值创造总量;在管理决策方面,将气候风险纳入财务预警,以差异化动态内部碳定价机制破解碳货币化难题,使财务会计深度赋能ESG管理,此外,更以完善的数据分级脱敏规则和供应商激励机制破解数据收集难题,以模型封装与Agent技术打造EASY BI数智平台,降低数据分析门槛,确保全方案可落地、可推广。
“双一等奖”是如何练就的?
历时4月,他们日积跬步,备战以恒
从春到夏,浙江大学MPAcc团队历经90多天的激烈角逐,首先从全国3000余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挺进150强,而后又在第二阶段的鏖战中最终成功晋级全国10强之列。6月14日至15日,在暨南大学举行的复决赛中,参赛队员昼夜奋战,在学院导师团队的专业指导及合作企业蒙牛集团、吉利控股的全力支持下,最终包揽四项重要奖项。
能够在这场近似马拉松的漫长比拼中脱颖而出,不仅源于所有参赛队员的全情投入,也得益于教师团队全程的精准指导以及前辈经验的宝贵传承。
1)备战以恒,功成于实
浙江大学MPAcc参赛队伍于2025年2月中旬组建完成。赛事通知于3月发布后,团队立即完成注册,正式开启备赛征程。在随后的近四个月里,团队历经四个关键阶段:3月25日初赛首战告捷、4月25日成功挺进复赛、5月27日顺利通过会审、6月4日锁定全国十强席位,最终于6月15日决赛中荣膺一等奖。这一系列佳绩,全程镌刻着两支团队队员们的智慧耕耘与辛勤付出。
备赛期间,团队展现出极高的投入度与协作精神,累计进行线下集中研讨近42场,单次会议平均时长超8小时。除课程安排外,队员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投入管理学院讨论室,经常讨论至深夜11点。通过集体协作反复优化案例,这种高强度的研讨模式已成为团队的标志性工作方式。
进入比赛第二阶段,朱茶芬老师、董望老师和管理学院财会系的其他老师帮助团队联系了调研企业,调研单位吉利汽车集团、蒙牛集团、正泰电器也给予了团队充分的支持与帮助。在线下与线上结合调研的过程中,三家企业的ESG总监、财务负责人、技术总监总是在百忙之中抽身与团队成员一起讨论,为团队答疑解惑,让团队对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历程与财务背景信息都有了清楚的认识。
一起“备战”的团队成员们
决赛前一周,董望老师、朱茶芬老师、邵帅老师和陈俊老师还邀请了往届获奖的学长们为晋级的队伍进行面对面指导,传授决赛过程中的经验与技巧,并在比赛前专门进行了模拟赛,以便让队员们提前适应比赛的流程与强度。在决赛的过程中,老师们更是全程陪伴,为参赛队伍提供指导与帮助。今日耀眼的成绩,源于学院参赛师生齐心协力的共同奋斗。
大赛现场
2)选手说:日积跬步,终至千里
管院代表队在赛后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此次比赛让他们收获颇多。同时,他们也对指导老师几个月以来的耐心指导和调研单位的无私帮助表示感激。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他们的心声。
“会员制餐厅”团队
由衷感谢学院领导与指导老师们的鼎力支持,感谢调研企业的大力相助,感谢队友们的通力协作,很荣幸能被各位抬进决赛舞台。山高路远,望远山而力行!
——罗天成
很难忘的一次经历,收获了专业知识和珍贵的回忆。能一步步走到决赛离不开团队里每个成员的付出以及指导老师的帮助。感谢各位指导老师和一起努力的小伙伴!在这里还要特别感谢一下队长罗天成,我们团队只有5个人,队长总是默默地多承担一些工作,从未听他抱怨过一句。希望我们每个人未来都能登上更高更大的舞台,共同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
——刘晓晴
很荣幸作为“会员制餐厅”的一员,在案例大赛中斩获佳绩。关关难过关关过,一份优秀的案例,是团队成员们各施所长、奋力付出结成的果实;是企业调研中访谈交流、观察实际带来的启发;是指导老师们细心审阅、耐心点播雕琢的结晶。就如我们的队名所述,这段赛程漫长辛苦,但绘成圆满,受益匪浅。
——简晨昱
这份荣誉首先属于并肩作战的队友们,是大家无数次的头脑风暴与精益求精铸就了方案。衷心感谢指导老师的倾囊相授和严格要求,为我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同时,特别鸣谢蒙牛乳业的深度介绍与宝贵洞见,让我们的分析扎根实际。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
——王雍博
非常幸运能碰上一群优秀的队友,虽然每次的晋级都让我感到意外,但是想到每一位队友为之倾注的努力我又感到理所当然。感谢我们认真又负责的指导老师们,在我们团队迷茫的时候给予点拨,在我们团队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感谢蒙牛乳业给我们大力支持,也感谢每一个给过我们帮助的人,这份成果与喜悦属于大家!
——黄佳平
“哆啦六梦”团队
回望过去,发现自己相比于四个月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高强度的备赛固然很累,但是自己无论是写作还是画图,都在这次大赛中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也对案例的分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非常荣幸能遇到如此给力的同学们以及无时无刻都会给予我们帮助的朱老师、董老师、邵老师、陈老师,也感谢学院和案例企业吉利集团的大力支持。
——吴颖
回顾近四个月的赛程,高强度的比赛就像一场知识的“饱和式攻击”,自己在极限的输入与输出中完成了各维度认知和能力的迭代升级。但其实,自己未曾想过能够走到比赛的最后,是各位队友在其中互相支撑、互相托举,更是在需要的时候互相补位,才能够使这段征程画上圆满的句点。最后,特别感谢指导老师朱老师、邵老师、董老师、陈老师,始终以专业视角为我们指引方向,也感谢学院提供的平台与资源和企业的支持,这段旅程意义非凡。
——郑昕尔
历时四个月的大赛,的确让我体会到“过五关斩六将”的滋味。无论是在学院会议室讨论到深夜,为微信群中更新的无数版文档反复打磨,还是与小组成员合力钻研每一个细节,都已成为我们弥足珍贵的记忆。感谢团队的共同努力,感谢朱老师、董老师、邵老师和陈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吉利集团的全力支持,也感谢学院的关心和帮助。这四个月让我们对财务专业的实践有了更加具体和深入的认识。未来,我们也将带着从实践中获得的思考与成长,在专业道路上继续深耕。
——柴珧
首先,非常荣幸能与我们团队的小伙伴们共同参赛,衷心感谢学院和调研单位在备赛全程给予的坚实支持。其次,特别感谢朱老师、董老师、邵老师和陈老师提供的宝贵修改意见与精准点拨,让我们豁然开朗,不断完善报告,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成长。最后,感谢并肩作战的小伙伴们,是大家的共同努力铸就了今日的成绩,这份一等奖的殊荣是对我们无数日夜反复打磨案例的最佳肯定。
在赛场上,我们也见识了众多其他优秀队伍的风采,深知学无止境。未来路长,我们将带着这份鼓舞,秉承求是创新精神,在启真湖畔积蓄力量,向更高目标进发。
——李晶
从初赛到复赛再到决赛,这段充满挑战的旅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首过去近百天的备赛时光,高强度的讨论、反复的修改、深夜的奋战仍历历在目,但正是这些点滴的坚持与付出,才让最终的硕果显得格外珍贵。
感谢学院和调研单位的全力支持,为我们搭建了成长的舞台;感谢指导老师们的悉心点拨,每一次建议都让我们豁然开朗;感谢比赛队友们的并肩作战,我们共同熬过瓶颈期的焦虑,扛住高压下的考验,也一起见证了突破时的欣喜。那些头脑风暴的激烈争论、互相打气的温暖瞬间、站上领奖台的激动时刻,都将成为最珍贵的回忆。
这场比赛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团队的默契、抗压的韧性和成长的蜕变。未来的路上,愿我们继续保持这份热爱与执着,在更多的挑战中闪耀光芒!
——王黎
日积跬步,终至千里。从初春到盛夏,历时三个月的赛程,历经初赛、复赛、会审直至最终决赛。这段独特的旅程,交织着紧张的挑战与收获的喜悦。每一份递交的案例报告,都凝结着团队在管院研讨室深夜的坚守:选题方向的反复推敲,核心框架的激烈思辨;初稿的字斟句酌,图表的精益求精,直至终稿“破旧立新”的豁然开朗。这段特殊的参赛历程,或将成为我们难忘的回忆。由衷感谢指导老师、吉利集团以及管理学院全体老师的默默支持。正是你们在幕后的坚定支撑,成就了比赛的圆满成功。
——丁家烨
从初春的组队启航,到盛夏的巅峰折桂,近120个日夜的全力以赴,无数次的思维碰撞与方案打磨,最终凝结成这两座沉甸甸的全国一等奖奖杯。透过两个团队的精彩案例,我们看到了浙大管院学子立足国家“双碳”战略与企业实践痛点,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前瞻的数智思维、卓越的创新能力,为可持续发展与财务会计融合提供的“浙大方案”。这份荣誉背后,是学院构建的顶尖师资力量、深度校企协同、全方位支持体系所汇聚的强大育人合力。希望在未来,他们继续充当敏锐的洞察者、勇敢的破局者和卓越的践行者,让昨日的汗水,凝结成今日的荣誉勋章,也化为明日征程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