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造业的专精特新“翻身仗”,要靠“它”打赢!

发布时间:2023-03-03来源:吴丹李浏览次数:241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优质的专精特新企业已经成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但不可否认的是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并不平均,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与中部、西部地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然而,数字时代的来临,似乎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制造业如何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线”?企业如何利用好数字时代的创新优势?江浙地区专精特新企业的成功密码在哪?

日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邬爱其教授受邀连线山西卫视融媒体新闻评论节目《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直播间。在连线中,邬爱其教授解读了数字技术如何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并比较了不同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情况,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教授邬爱其

如何看待现代数字技术给专精特新企业带来的变化?

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了数字经济的时代,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生产、制造、消费等各个领域里面,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先进的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在生产、制造、物流等各个环节上加以改善,提高其效率。从而帮助企业打破时空的边界,获得更多的创新资源,形成其独特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山西,传统制造业是专精特新企业的主力军。文龙中美集团持续锚定环保事业,聚焦低碳技术,持续攻关,不断推进技术迭代更新,先后取得了十四项发明专利、四十六项实用新型专利,通过数字技术的创新,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人企业。文龙中美的成长与突破正是立足了本土优势,利用数字手段研发核心的技术,确保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此外,数字技术的保驾护航,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改变其商业模式,让行业产品可以得到跨边界的突破,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竞争优势。还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它的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感,以来提升消费者对企业的好感和获得感。

数字赋能为何可以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形成碾压优势?

国家在鼓励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性目标是“保障我们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韧性和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为专精特新企业深化改革、强化创新指明了方向。

而通过数字赋能,可以让专精特新企业的产品或者说技术实现跨代跃迁,从而在市场上对竞争对手形成一种碾压的优势,为企业韧性、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事实上,在数字经济时代里,企业要想实现创新且高质量发展,除了自身的制造能力之外,离不开各种数字化科创类的服务机构,这类服务机构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完成创新发展。

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也必将衍生出一批围绕制造业服务、帮助其创新发展的科创型、服务型、数字型的专精特新企业。

我国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

对专精特新企业而言,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选择合适的产业路线和经营模式。运用数字技术有数,打造更多“独门绝技”和“杀手锏”,助力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始终居于主动地位,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注入新动能。

为什么东部沿海经济大省能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沃土?

从工信部公示的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来看,东部地区仍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扎堆成长的沃土。以浙江、江苏、广东为引领,在获批数量及占比上均领跑全国。中部地区在湖北、重庆等地区带动下奋起直追,发展强劲。

相比之下,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数量却呈现出下降趋势,新旧动能转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可以看到江浙、广东等地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位居全国前列,而形成这一现象是内外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制造业的产业基础相对比较雄厚,有大量的中小企业的扎根于此。并且东部沿海地区的营商环境和市场化程度相对发达,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和便利。

其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的配套能力有关。东部丰富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存在,让中小企业可以安心在产业链的细分环节里与本土化的企业进行分工协作。

最后,东部沿海地区的全球化发展程度较高,商业文化氛围浓厚,浙商等企业家精神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回头看山西等中部地区的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更应该借鉴广东、江浙等地区的发展经验,扬长避短。

浙江专精特新企业有哪些成长经验,值得广大中小企业学习借鉴?

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正是持续性高强度的创新投入,支撑了专精特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规模扩张。在专精特新中有“新”的概念,“新”,意味着企业将发展视为创新驱动的结果。为了实现创新驱动,它们需要在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改进上不断投入资源,愿意在创新能力的构建上持续投入。

同时,大部分专精特新企业处于成熟的行业中,由于自身资源有限,做比较大的创新甚是艰难,因此效率改进非常关键,也可以理解为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的能力。效率改进主要体现在对人力资源的利用,在人均产出、人均创利各方面提高。另外,在资金使用效率,以及设备使用效率更高,还有客户、供应商相对比较优质和稳定,因此上下游协同合作效率也更高。

山西等地区可以围绕着本土化产业的基础领域里培育一大批专注在细分领域的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线。

无论是在传统的煤炭、化工等领域中,还是新兴的战略性领域中,山西都涌现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可以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帮助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的龙头企业而进行分工协作,从而起到很好的市场化推动作用。

专精特新企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打出一套“组合拳”,只有多方合力,才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专精特新企业是嵌入社会系统里,长期化发展的组织,所以跟供应商、客户、公司内部员工各方面需要实现价值共创。外部需要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集群效应,内部企业和员工实现共性成长。

企业竞争优势不仅在于“专精特新”,还在于社会责任,赚快钱的企业很容易出问题。专精特新企业往往坚持长期主义,坚持合规经营,而不是以机会主义为导向。

布局、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应重视哪些方面?

专精特新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和力量。整体而言,我们不但要有政策的扶持,还要有产业链的形成,有对人才的吸引,同时希望能够实现新的技术支持。

首先,政策扶持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发布的文件,就是希望能够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给予更好的方向指导和资源支持。

其次,区域产业体系的打造是非常关键,因为专精特新企业需要依赖于产业链。如果某个区域产业链各方面相对完整,提供外部的支撑力量更强。如浙江慈溪以小家电生产制造闻名,这些企业所需的大部分零部件都可以在所属宁波市采购到,成本优势明显,市场反应也很快。

再次,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但因为大部分中小制造企业默默无闻,尤其很多是To B企业,社会大众缺乏了解,很难吸引到优秀人才,因此在人才供需对接方面并有所欠缺。对此,社会各界,包括政府、媒体、大学要多向社会传达人才需求,企业领导者也要主动走出去,宣传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与大学进行交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

最后,关于技术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大部分是依托于内部技术积累,缓慢、逐步实现迭代创新,但未来一段时间技术不断变革,从1.02.0再到3.0的更替过程中,这些企业需要更多新技术来源,而这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大学科研机构,或行业龙头企业,可以为这些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他们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这个庞大群体中最具成长潜力的部分。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专精特新企业也将朝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相信随着专精特新企业群体的不断发展壮大,它们必将激活整个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充沛动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