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BA课堂中引入游戏教学”,这个课程组的新年首场教学研讨有“新”意

发布时间:2022-01-13来源:吴丹李浏览次数:368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们对于老师的精彩讲授,往往容易上演这样一种“尴尬”那就是“听起来都对,但做起来就不会。”尤其是在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MBA/EMBA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这也是长期以来困扰老师们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师们在教学模式改革路上不断创新,如今除了开展行动学习、移动课堂等产教融合模式外,还创新性地尝试了另一种模式——寓教于乐的“沉浸式游戏教学”。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组织行为学》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最好的学习动力莫过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这种内在兴趣的莫过于游戏。”事实上“游戏教学”这种模式很早以前就被用于各类教育中,但用于MBA/EMBA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较为鲜见。

那么MBA游戏教学到底是什么?它的教学效果如何?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新年伊始,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组织行为学》课程组的老师们在尝试MBA游戏教学模式后,结合新生代MBA学生的特点,围绕上述话题展开深入研讨与分享。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组织行为学》课程组参会成员(严进、谢小云、陈学军、杜红、吕佳颖、胡琼晶、吴茂英、吴苏青、Graham Mitchelmore)正在研讨


游戏教学能让学员取得顿悟式学习效果

立德树人、寓教于乐,通过课程设计与引导,让学生在行动中感悟科学原理,一直是浙大管院《组织行为学》课程组孜孜以求的教学目标。

作为课程组中最早在本科生与MBA教学过程中尝试游戏教学模式的老师,胡琼晶在此次研讨会上分享了课堂游戏化设计与沉浸式体验的具体经历。他以创造力与创新内容为例,详细介绍了《浙大合伙人》团队创业游戏的设计。在他看来,MBA游戏教学就是在MBA教学中嵌入课堂游戏,学生参与模拟游戏的对抗过程,通过老师对学生团队线上线下角色的合理分配,以及对学生讨论进程的引导、提炼与升华,领悟组织行为原理规律的强大力量。

结合国内外一流期刊文献以及相关实践可以发现,在课堂小组分配上进行精巧设计,配合教学辅助人员、教学设施的场景支持,可以让学员取得沉浸式、顿悟式学习的效果,深刻认识到团队构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游戏化的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高度沉浸于课程学习,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理论模型以及核心知识点。”胡琼晶如是说。

课程组老师们围绕胡琼晶的分享展开热烈讨论,并一致认为这种轻松的互动学习方式可用于未来教学。

游戏教学要有针对性

会上,谢小云老师针对《浙大合伙人》团队创业游戏设计的讲授视角提出了建议,并分享了不同视角下的关注点。同时,他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强调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如本科生、MBA学生、EMBA学生),游戏设计应该有所针对性,要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且要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的场景来设计引导学生卷入游戏。

比如针对MBA学生,中度仿真的游戏(如商业计划书)效果会更好;针对EMBA学生,尽可能要采用基于调研的高度仿真的游戏,如课程组开发的万科地产合伙人机制讨论,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涉入度和知识学习。”谢小云举例道。

游戏设计要与理论教学衔接

作为此次专题研讨会的组织者之一,《组织行为学》课程组组长严进老师结合学科情况,介绍了游戏教学在一流商学院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并引荐了加入课程组的两位新老师:Graham Mitchelmore与吴苏青。对于游戏教学,他强调游戏设计与理论衔接的重要性,并指出,要通过学生反思、教师引导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管理思想。

Graham Mitchelmore强调了游戏带来的情景性对于管理者应急决策处理的重要性。他结合自己的决策经验指出,在紧急与对抗场景中,领导者的反应模式与平常状态完全不同,理性思维的决策模式对于领导者而言可能完全失效,而对抗性的游戏过程可以让MBA学生体验到自身在应急处理能力上的弱点。

课程组老师会上分享(从左至右:严进、胡琼晶、Graham Mitchelmore


陈学军、杜红、吕佳颖、吴茂英、吴苏青等课程组老师也纷纷表达了对游戏教学的看法及参与此次研讨会的心得。

与会的课程组老师们还讨论了组织行为学线上线下混合新模式下课堂讲授的定位。他们认为,在智慧树线上学习平台的理论知识讲授下,课程组老师们的线下课程讲授可以弱化知识点本身,多采用游戏、案例的形式来强化核心知识点的巩固与运用。此外,课程组老师们还从年龄、语言、不同教学项目(本科、MBAGlobal MBAEMBADBA、博士生)等视角讨论了课程组梯队建设未来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