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3日,随着一场场秋雨,夏季炎热的天气逐渐走向了秋季的凉爽,在开学前夕,为联络母院与校友间的感情,为校友带去学院的关怀与问候,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杭州校友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蔡德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发展与联络中心副主任缪依茹、发展联络中心王梓宁一行,走访了管理学院校友、浙江浙大大晶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原浙江大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浙大创投”)总裁朱国英。
13日明媚的早晨,蔡德绍老师与管院一行到达朱国英校友的办公室,在玻璃窗透过的阳光映照下,室内陈设大气,正如朱国英校友本人的气质。见过朱国英校友的人,对她的印象是不像一位企业家,她的身上带有一种睿智、亲切的大学老师气质,这与她本人的工作经历息息相关。
朱国英校友曾是浙大的资深老员工,时至今日,她仍然被众人亲切的称为朱老师。她早年于浙大毕业后留校任职,从事了12年人事组织工作,主要职责就是考察干部,为之后的投资看人积累了经验。她曾先后出任浙江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浙江大学校产工作委员会书记,浙江大学企业集团副总裁,浙江浙大海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裁。2001年由于出色的工作能力,“闲不下来”的朱国英校友又一头闯入了投资界,担任浙大创投总裁。
浙大创投在朱国英校友的带领下,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公司凝聚了一批既熟悉多门自然科学技术,又熟悉金融、投资、管理、法律等综合业务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公司成功投资传化股份(002010)、浙大网新(600797)、水晶光电(002273)、多氟多(002407)、浙江金固、浙大中控等几十家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司秉承着浙江大学百年“求是”精神、“诚信、智慧、敬业、发展”的企业宗旨,以积极、稳健、高效的形象,在创投界开拓出自己的一方天地,打响了“浙大人”的名声,而朱国英校友则彰显了一个女投资家的卓越风采和远大胆识。
作为“浙大系”最资深的投资界人士之一,谈及创投行业的本质和自己的投资经历,朱国英校友坦言,“投资行业风险很大,做创投要担得起责任,也要负得起责任。”做过12年浙大组织人事工作的朱国英堪称阅人无数,而“看人经”也有失灵的时候,在十几年创投行业的打拼中,朱国英校友碰到过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不免被骗经历,朱国英校友笑谈起这些也不免感慨“办公司和做人一样,诚信是最重要的。”投资行业不像学校这样的“象牙塔”,面对的人是非常复杂难测的,无论是投资人还是被投资人,都应该坚守职业操守。最后,朱国英校友还强调了学习对于投资者的重要性,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不断接受新事物,加深对行业的了解,才能发现优质项目和企业,也更有利于提高投资的成功率。
在与朱国英校友的交谈中,爽朗的笑一直挂在她的唇边。谈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杭州校友联谊会,朱国英校友夸赞“管院校友工作非常出色,就像以王鹤鸣会长、蔡德绍秘书长为代表的杭州校友联谊会,充满热情与奉献精神,有着强大的黏性与凝聚力。”联谊会丰富的活动彰显着学院与校友间亲密的关系与无间的情谊,也彰显了学院的活力和一往无前的魄力。
随后的交流中,学院发展联络中心缪依茹老师向朱国英校友介绍了学院的发展近况以及新大楼建设情况。朱国英校友听得十分专注,并不断为学院的每一次改革发展与进步拍手称赞。她也为学院的发展、管院联谊会的建设,提出了众多有建设性意义的观点。她提议学院打造更多维的课程,与时下热门的国学、历史、茶学、养生相结合,服务不同阶段层次的校友。同时,她对本科生教育提出了一点建议,“本科生一定要学一门专业,管理学不能纸上谈兵,要更加落地”。每当学院老师对她表示感谢,她总推托“理应如此”,她说:“我对管院感情很深。”的确如此,朱国英校友与管理学院渊源深厚,在经营事业的同时,她不断地回到母院学习深造,从实践走向理论升华、又从理论总结走向实践。她曾多次就读于管理学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EDP的课堂上都有她的身影。她常说“我们不能脱离浙大。浙大的技术、人才都是我们的优势。”朱国英校友表示,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她与管院之间的关系一定是密切的、源远流长的,期待今后与学院的进一步合作。
与这样一位有阅历、有胆识的热心校友交谈,短短一上午的时间还是意犹未尽。在她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热情与担当,正如浙大使命中的“浙大,决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浙大人,要做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像朱国英校友一样有着浙大精神与信仰的人改变世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