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系支部暑期赴贵州学习考察活动

发布时间:2018-09-02来源:系统管理员浏览次数:15

 

   201879-12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吴晓波、黄灿、郑刚、窦军生、吴东、雷李楠6位党员和浙江大学顾新建、郭斌、金珺、唐敏遐4位老师一行10人于暑期赴贵州省贵州大学及遵义、湄潭等地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学习考察与党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家普遍反映贵州之行印象深刻,不虚此行。

201879日,支部一行首先到访贵阳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考察学习大数据中心建设经验。贵州省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但是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这其中也带动了一批本省高科技企业的兴起。作为一家国有独资公司,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构建大数据产融生态体系,建设运营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发起设立各类基金,搭建投融资平台,建设运营双创基地,孵化培育项目和企业。通过全方位的大数据基础设施、数据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交易、产业投资与基金管理、信息技术咨询、通讯网络设备租赁、互联网接入、软件开发及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和专业的云平台及云应用服务,满足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类企业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支部成员参观了云上贵州监控调度中心,深度了解了平台和安全等方面的运营机制,以及了解到大数据在帮助贵州各级政府实现精准脱贫中的巨大作用的成功案例。1_副本.jpg

 

2018710日,支部与贵州大学管理学院进行创新创业交流会。上午在管理学院二楼创客空间开展创新创业学术前沿与学科建设双边研讨交流会,贵州大学方面出席会议的有贵州大学管理学院领导有李烨院长,周莉莉副院长、宋山梅副院长,张亚军副书记,以及贵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副主任钱进等师生十余名。2_副本.jpg

在学术报告环节,贵州大学李烨教授做了“大数据:贵州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引擎”的报告,提出贵州省应主动顺应大数据发展趋势,大胆探索,先试先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贵州实践。浙江大学黄灿教授做了“弱知识产权保护国家的专利溢价研究:基于所有权、制度和竞争的视角”的学术论文报告,阐述目前我国专利处于较低保护状态,仍需大力提升专利保护认知度。浙江大学郭斌教授介绍了“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指数报告(2018)”的主要研究结论,研究试图构建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指数评估方法,以解决目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滞后问题。在教学经验交流环节,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宋山梅副院长介绍了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双创教育情况,浙江大学郑刚副教授介绍了浙大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实践探索,特别是浙大ZTVP在打造创新创业雨林中的作用。其余支部党员也参与了贵大、浙大老师创新创业本科教学经验分享活动,就创新创业本科教学问题进行热烈、深入的交流。3_副本.jpg

 

此外,吴晓波教授还单独为贵大师生做了贵州大学第28期文科讲坛《大数据与商业模式创新》报告,引起了与会师生的热烈好评。4_副本.jpg

710日下午,支部访问了贵州大学科技园,参观了在园的重点孵化企业,实地考察了贵州大学科技园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随后,在明正楼210会议室召开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经验分享会,出席会议的领导有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宋山梅副院长、贵州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贵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副主任钱进、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刘遗志副教授等。分享会上,钱进副主任从科技园建设的基础优势、目标定位、创新体制、工作规划等方面介绍科技园的相关情况。截止20184月,入驻企业有128家,由教师、学生、留学人员等开办,并已经产生了丰富的科技产品。

支部党员还听取了两家贵州大学创业企业的项目路演。贵州大学科技园重点孵化企业的代表,贵州大学六度创客工场CEO、贵州溪山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奇重点从课外行现有经营数据、未来发展规划、财务情况等方面介绍了课外行高校大数据应用云平台。贵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案例的代表,贵州贵大明道交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蒋涛给大家重点分享了师生行服务云平台——贵大交通项目。支部党员围绕课外行高校大数据应用云平台、师生行服务云平台——贵大交通项目的建设进行了讨论,对两个项目的方向和现有的成果表示肯定,并建议课外行项目在价值主张上要更加明确清晰,贵大交通项目要更注重师生这个群体特殊需求的挖掘。

会后,支部党员实地考察了南方电网重点科技项目——城市配电网柔性互联关键设备及技术研究,并参观了解了贵州大学新校区的风貌,对贵州大学的崭新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校舍设施赞不绝口。5_副本.jpg

2018711日,支部党员和浙大教工到访位于贵州遵义市湄潭县的浙大西迁校区旧址,寻根求是精神。正在湄潭的浙大西迁二代、也是原浙大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系主任、退休教师陈天来教授热情接待了到访的各位老师,带我们逐一参观了浙大广场、湄潭文庙浙大西迁历史纪念馆、圆正.湄潭浙大西迁历史主题酒店等,专业讲解了浙大在贵州湄潭的这段历。6_副本.jpg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任浙大校长的竺可桢率师生西迁,途经浙、赣、湘、粤、桂、黔六省。1940年初,浙大西迁至黔,校区安排在遵义、湄潭、永兴三地,历时7年,湄潭文庙是浙大校址之一。湄潭浙江大学旧址包括湄潭文庙(浙大办公室、图书馆旧址)、天主堂(浙大教授住处)、义泉万寿宫(浙大研究生院旧址)、西来庵(浙大湄江吟社旧址)、和李氏古宅(浙大学生住处)等九处。2006525日,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作为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被国务院以“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为名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_副本.jpg

浙大在遵义、湄潭7年的办学时期,是浙大办学史上最独特而又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里,浙大找到了相对安宁的办学场所,开启了一段辉煌的办学历程。从此,遵义湄潭成为浙大文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求是精神烙印。一大批科学巨人如竺可桢、谈家桢、苏步青、卢鹤绂、王淦昌、贝时璋、陈建功等相聚于湄江之滨,力克千难万险,潜心于科学研究,孜孜以求,硕果累累,培育出一大批以李政道、程开甲为代表的蜚声中外的求是学子,这段历史对每一位浙大学子来说意义非凡。

据不完全统计,在湄潭的7年中,浙大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超过当时所有的中国大学。中国的物理学年会连续4次在湄潭召开。英国《自然》周刊、美国《物理评论》经常收到来自“中国湄潭”的论文,其中仅用“湄潭”两字冠题的就达25篇,如《湄潭茶树土壤之化学研究》、《湄潭动物志》等等。194510月,应竺可桢之邀,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来湄潭参加中国科学社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会上,浙大的教授们宣读了多篇论文,李约瑟被这些与世界同步的科研成果震惊了。后来他说:“我可以毫不吝啬地说,这里是东方的剑桥。”

陈天来教授是原浙江农业大学副校长陈锡臣先生之子,也是出生在湄潭的西迁二代,所以对湄潭有着特殊的感情。通过陈老师充满深情的讲解,参访的管院校友们得到了一次非常深入的爱国爱校教育,更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一流办学条件和幸福生活。

陈天来教授还带领大家参观了位于浙大西迁纪念馆附近的别具特色的圆正.湄潭浙大西迁主题酒店。通过浮雕、木刻、橱窗、图片等形式,展现了当年浙大760多名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率领下,迁到贵州湄潭流亡办学的历史。作为文化宣传的窗口,在展现浙大西迁文化丰富内涵的同时,让到店的每一位学者、老师、校友感受浙大文化的传承,感受回家的温馨与亲切,正在努力使酒店成为浙大人到湄潭的首选驿站。8_副本.jpg

 

711日下午,支部参访了遵义会议纪念馆,这是纪念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而建立,是新中国建国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2017年接待国内外观众488万人次,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和社会教育的主要场所和重要阵地。19351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在极端的历史关头,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召开的,独立自主地纠正了错误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共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纪念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给支部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党课,它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就是集中体现了“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的精神。9_副本.jpg

712日上午,支部走进茅台集团进行校企合作与党建交流。茅台集团参与研讨的人员有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杨建军,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销售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崇琳,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财务处处长汪智明,战略管理部主任吴德望,人力资源社保部副主任喻健,战略管理部企业策划科科长李宏芳,企业管理部副主任助理赵明德,集团公司董秘办管理人员张云鹏。创新系支部各位老师从专业角度出发,与茅台集团高管一起就变革时代茅台集团的创新发展与下一步发展战略,包括茅台近年来创新发展的举措与经验,目前发展中可能的挑战,下一步创新发展战略等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茅台集团,即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台镇。公司主营贵州茅台酒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进行饮料、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和销售,防伪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酿造高品位的生活”为使命,“打造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作为贵州最大的国有企业,茅台市值已经破万亿,达到贵州省GDP7成,可以说一只茅台撑起了整个贵州。这也暴露了茅台集团的许多问题。茅台目前最大的问题依然是产能限制,而限制茅台产能的主要在于茅台镇的土地问题。由于现在茅台镇各类酒作坊和企业数量大概在1400家左右,这些酒企很大程度上已经把茅台镇可以利用的空间和土地占满。而早年茅台的异地建厂探索也以失败告终,因此地理空间对于茅台产能的限制将持续存在。这也迫切需要茅台集团进行战略转型和创新突破,寻找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各位老师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结合自己的创新与战略专长为茅台集团提供了多角度的建设性发展建议,引起了在座茅台集团高管的高度重视与共鸣10_副本.jpg

 

此次贵州四天的交流活动,是一场以“不忘初心,寻根求是精神”为主线,结合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科特点、贯穿党的革命历史教育、浙大西迁历史学习、传统产业突破、新兴产业崛起、大学双创教育、科技园双创实践等一系列充实而又意义深远的支部争锋活动。感受贵州历史沉重感,亲历贵州当前大发展,憧憬贵州未来新蓝海,参加活动的支部党员和各位老师普遍感受到此行充实紧凑,印象深刻,获益匪浅。此次活动进一步激励支部党员不忘初心,以身作则,立足岗位,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身体力行带头弘扬求是创新精神,为浙大双一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吴东 供稿 

 

 

30ab761a5ec2364e2cad873be08fd629.jp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