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启真大讲堂:大数据时代下的创新之路”上,加拿大约克大学舒立克商学院管理学终身教授、纽蒙特企业战略讲席教授谭劲松围绕时代发展现状、世界新的竞争格局、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引擎以及后发优势陷阱等,对当前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娓娓道来。
加拿大约克大学舒立克商学院管理学终身教授、纽蒙特企业战略讲席教授谭劲松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有删节)
时代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回首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不难发现世界经济和全球竞争的格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是科技的变化。如今科技变化非常快,而且扩散的速度越来越快。反思战略管理最重要的框架,包括行业分析等,最重要的前提是要鉴定行业的边界。某一家企业作为上游生产商的同时又是下游的供应商,如果行业鉴定不清楚,就没办法做。但现在科技的发展把行业界限模糊了。
第二是全球化。市场的鉴定是分析竞争中很重要的鉴定,全球化导致的结果之一便是市场边界越来越模糊。1995年,联想邀请我去做咨询培训时,我对柳传志先生说:“像联想这样的企业,你们的社会责任是到海外占领市场,不要仅仅满足于中国的市场,因为市场是一个国家生存的空间,占领海外市场意味着扩展了中国人的生存空间。”全球化之下,本土市场不断被别人侵蚀,而本国企业也可以参与占领别人的市场。如此,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一并而来。
第三,全球经济、政治、文化重心发生转移,财富的创新分配、创新来源、知识资本的贡献来源、文化影响的来源等都在不断变化。2000年的GDP,中国排第六。2015年,中国排第二。在这十五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长位居第一,第二是印度,第三是俄罗斯。这几个国家也是全球发展最有活力的地方。从经济增长排序的变化可以看出,欧美发达国家在慢慢地走下坡路。Fortune500排行榜上,2003年中国仅有11个,现在已排到第二位——103个,仅次于美国。其他工业发达国家都在一路下降,只有中国一个国家Fortune500在上升。
第四,高管薪酬、环境污染、企业商业道德、产品质量、知识产权保护等越来越重要。为什么?因为,如果一家公司没有道德,其商业成本只会越来越高。如果一个社会没有诚信会是什么结果?交易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2005年,美国国务院邀请我去中美高峰论坛做报告,在报告中我提到,今后一二十年里整个世界经济有两个引擎:一个是中国,一个美国。在互动阶段,有人问我:“你认为中国企业后面遇到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什么?”我回答:“诚信。”如果中国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失去了诚信,以后再进入国际市场就会难于上青天。
2011年,麦肯锡、舒立克商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在多伦多举办了高峰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反思资本主义制度出现的问题。我说,资本主义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诚信之上。中国有一部赫赫有名的纪录片《大国崛起》,中间一期专门讲述荷兰如何成为强国。资本主义的基石是诚信制度,荷兰之所以成为强国正因为有诚信这块基石。
如果社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力量,在诚信问题上一定要做得比他们好。很多企业太过看重短期收益,这无可厚非。CEO平均的任期在美国是4.5年,和中国相差无几,任期短就自然地追求短期利益,使得董事会的成员、高管像私人企业的老板一样做决定。基业长青的道路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百米赛跑,欲速则不达,已有科隆给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商业伦理,很多商学院的学生知道《国富论》,其实在作者写国富论之前还写过一本书,这本书在管理学和经济学中被忽略了,里面讲的就是企业的道德问题。
另外,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会把一个一个“先驱”变成“先烈”。在论坛休息期间,我走出会议室,发现紧邻商务部大楼的是美国专利局的大楼,专利局的墙上刻着一行字,是林肯的语录——专利制度为创新之火加油。林肯是美国总统中唯一一个有一项专利的人,但基本上没有市场化。
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在哪里?首先,人口红利;第二,革命红利,即土地,土地全部收归公有,慢慢地官员发现卖土地可以赚钱,带来大量红利,杭州正是抓住了这个红利;第三,出口驱动的经济;第四,用战略管理学教给我们的知识去竞争。
而关于创新,反思中国的路径,中国的企业大部分做研发首先是引进,然后消化模仿,第三步是继承,第四再创新。
一般而言,集成之后应是自主创新,可中国的企业到底有多少能真正走到自主创新?很多中国企业创新的核心竞争力评估根据两个重要的指标,首先是规模,第二是集成。规模是外在的,是中国这个国家和市场提供的,集成是真正的企业能力。
最近我在研究人工智能和高铁,中国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从10推到90,但是真正的科技领先是从0到1,而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大家经常提到德国,是从90做到100,做到极致。在这样的环境中,要做自主创新,跨过集成到创新很重要的是要保护知识产权,否则就会把先驱变成先烈。
中国企业后发优势的“陷阱”
中国企业比较有优势的是代工、封装测试,而很多核心技术如芯片、集成电路仍被国外控制,它们才真正居于金字塔尖。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中国企业的优势是接地气,越接近用户和市场、越关注用户体验就越侧重应用。但是美国企业关注的是未来价值,即怎么样占据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就是游戏规则,所以他们关心的是在理论和技术上突破性的创新。
中国71%的AI企业都侧重应用。在运算方面55%的企业主要是图象处理。13%是自然语言处理,只有9%的企业在关注机器学习。机器学习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方面:首先,需要芯片很快的速度以及海量的数据。中国在机器学习方面的领先很大部分得益于中国的公民及政府缺乏对隐私保护这一概念,所以企业可以便利地收集及应用海量数据。但便利之下很可能是陷阱,优势反而会成为包袱。所以,这便是中国企业无法真正自主创新的根本原因。
但是,依据集成和规模的优势,我们可以建立区域创新优势。高铁是中国做得最成功、最引以为豪的事。从引进包括德国的西门子在内的四个不同的平台后进行模仿,到发展为复兴号380。中国自主创新的比重相当高。京广高铁里程达2118公里,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提供这般宏大的环境来测试高铁的运行。
最后,不管是企业商业伦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我们都应抱有莫大的信心,除了中国人的聪慧,历史的发展也给了我们足够的理由。比如,一百多年前,英国指责美国大规模侵犯其知识产权,正如今天美国对中国的指控;1990年以前,美国社会环境也很混乱,各种诈骗行为横行;1980年以前,美国也遇到了生态危机,美国中西部农业带几乎被恶劣的环境所摧毁;50年前,加拿大指责美国输出污染;80年代初,加拿大总理嘲讽美国唯一能出口到加拿大的就是棒球运动员和酸雨,而加拿大出口美国的则是冷空气和冰球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