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论坛回顾】林东:“反超世界”,是中国人该有的自信!

林东在“全球浙商创新创业论坛”上的演讲实录回顾。

发布时间:2017-11-29来源:系统管理员浏览次数:12

    当一个企业家有了科学家精神,当一个科学家有了企业家精神,会怎样?也许杭州绿盛集团董事长、杭州畅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东能给你答案!

    他用绿盛牛肉干赚的钱,历时7年,自主研发出世界首台3.4兆瓦LHD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在新能源创新、反超世界的同时,为人类带来巨大福祉。而这位集企业家与科学家于一身的传奇浙商,背后到底经历过什么?是什么让他可以在一次次艰难中坚守中国自信

    1117日,在由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与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联合承办的全球浙商创新创业论坛上,林东作为主讲嘉宾,分享了他的创业与科研路,其振奋人心的演讲迎来了现场观众热烈响应、掌声阵阵。

 微信图片_20171129100333.jpg

杭州绿盛集团董事长林东演讲

    (以下根据现场演讲录音整理而成,有删节)

    作为杭州绿盛牛肉干集团的创办者,我想介绍一个比较新鲜的事情,我和魏江老师是多年的好友,他关注我的创新创业,我也接受过MBA教育。2008年金融风暴后我一直觉得牛肉干可以打造为消费品牌,除此之外,我也可以做其他事。所以2009年,我在美国洛杉矶创办了孵化器。

    其实创办孵化器的时候我也可以进行一些其他的投资,但这个项目我投入了全身心的自己,因为这件事对我而言意义非凡,而且在美国前两年运气比较好。同时,一边创业我也在一边思考,如果这个社会有大量的企业家有科学探索精神和研究精神,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巨大的技术革新和变革。

    接下来,我想对我自主研发的科研项目——世界首台3.4兆瓦LHD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电组项目进行简单介绍。

    “反超世界,是中国人该有的自信

    海洋发电并入国家电网大家可能并不太了解,或者认为一直没有实现,但今天,原本做牛肉干的企业(绿盛集团)做成了。我们已经将运行的设备设在舟山,模拟下海,其实下海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前段时间我做这个设备的时候大家觉得不靠谱,不给我贷款,于是我用绿盛牛肉干赚来的钱慢慢琢磨。

微信图片_20171120144818.jpg

    这个设备于去年727日成功发电,826日成功并入国家电网。今年525日开始全天候发电。这项设备共申请专利50多项,已经授权的国内外发明专利有15项。1020日,国家海洋中心组织专家对这个项目进行科技成果鉴定,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HLD海洋总体发电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何谓国际领先水平?中科院院士说,我这辈子开过这么多鉴定,却还没有给出过国际领先水平的鉴定结果。他说这个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居于国内领先、世界前列的先进水平,效益是显性的。从前我们只能艳羡美、日,但如今中国拥有这个项目后,反超世界。

    今年821日,台湾媒体报道,日本在鹿儿岛县外海实验用洋流发电,成功利用从菲律宾北上的黑潮转动涡轮机发电,最大发电量达30千瓦(KW),创下全球首例。而我们在东海舟山发电量是1000千瓦,继续投放模块之后是3400千瓦。人们觉得产自日本便很高端,而由我们身边人造出来的就很没科技含量,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不自信

    日本是谁在进行这个项目?投资11亿打造海龙,日本经济产业省管辖的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叫NEDO,是一个新能源发展组织。日本大厂IHI是日本最大的机械厂,他们花费40亿日元,投入人民币接近2.5亿来做100千瓦的发电量设备,最大发电量是30千瓦。他们的目标是降低成本、减少对核电的依赖,因为日本主要靠核发电,而核电安全性太低。日本的黑潮是世界第二大海潮,可以供给日本全国的电力需求。

    所谓的全球首例,不过是台湾和日本没有看见中国在这方面的突破,因为他们的设备今年8月份才发电,而我们去年7月份就已经开始发电,且一个月后的8月份并入国家电网。日本的设备仅仅是发电30千瓦,远远还未达到并网要求。

    当前世界航空发动机巨头GE联合劳斯莱斯(Rolls-Royce)以及欧洲电气巨头Alstom,正在研发1.4兆瓦的设备,而我们绿盛集团想做3.4兆瓦的设备。之前有些许担忧,论科学家人才、论财力他们似乎都足以碾压绿盛。

    英国的海洋能资源可以供给全国62%的需求,他们觉得本国的海洋流技术已经走在世界最先列。但前段时间,英国驻广州总领馆ROB CAWLEY领事到舟山参观我们的联合动能项目,即联合动能海洋能大型实验室(中国、舟山)。但目睹的却是,中国现在已突破1.5兆瓦,计划到2025年达到2兆瓦,且我们公司起点就是3.4兆瓦。他认为非常不可思议。

微信图片_20171129100413.jpg

    而事实上,我们的目标不仅仅停留在3.4兆瓦,由于是首台研发样机,3.4兆瓦的装机规模只是个起点,根据我们的技术路径,单台做到20兆瓦经济效益最好,届时发电成本可以和火电相差无几,如果大量的海洋清洁电传送上来,则会大大节约成本。

    “1%都不到的希望,也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2005年,我在美国洛杉矶成立LHD公司,2012年我们把这个项目引回国内。在这之前,浙江的领导招商引资,说让我想办法把这个项目成功引回。当初在美国成功做出时都储存在电脑里、图纸上,投入不大。但是把白纸上的东西成功组装好并放在舟山海域发电,并网的概率有多大?1%都不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还是选择了继续走下去。

    于是我开始在世界各处调研。而国际上的巨头们也在调研,包括日本、韩国、美国和英国,美国国家能源部。我心里有了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是越调研越恐惧,为何?世界各国几乎都是国家主导型的,欧洲的海洋能源研究中心是欧盟投入,英国国家实验室是英国投入的,日本也是国家投入的。

    另一个极端却是,越调研越振奋。因为我发现他们的技术路径和我的技术路径并不一样,且颜值也不一样,这是颠覆性的创新,如果把这个创新成功付诸实践,那么全世界独我一家。我把在美国设想的概念变成重3000吨的设备,大概投入2个亿。虽然万一做不成就竹篮打水一场空,可我还是坚持干,因为如果不干我会很遗憾。有过海外留学背景的我们,觉得中国太缺少颠覆性、拿得出手的东西。于是我越调研越兴奋,一定要加油干。

    2012年我把这个项目带回国内,起初在千岛湖挖了个很简陋的大型模拟实验室,投入1800多万做实验。流速低的时候流层是混杂的,我们大量地寻找、验证特征,大量发电的稳定性以及转化效率。验证之后,最终认为可行,我们前往舟山选址。在舟山本岛,我们开始大量地往海里砸钱。

    20145月份开工,自己设计所有的配件,直到去年7月份发电。十九大前夕,我们的项目进入了砥砺奋进五年展。今年61日,李克强总理带我们到德国做了15分钟的演讲。最近美国地理频道也播出了中国LHD项目的专题纪录片。

微信图片_20171129100420.jpg

    关于产业前景,我们预计舟山可开发量7000兆瓦,最先建立一个潮流的研究中心,最终形成全球布局。

    社会需要具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和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

    最后,关于企业家精神,我想再次说回今天分享的主题,那就是:具有科学精神的企业家和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是推动人类技术革新的核心力量。

    列举三个科学家的事例。爱迪生是科学家,同时他具备企业家精神,把电灯成本从25美元降到了5美分,因此点亮了全世界。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的诺贝尔,如果他仅仅是科学家,没有企业家精神就只能是普通的科学家;再如贝尔,发明了电报电话,创办了美国最大的电报电话公司,所以贝尔实验室走出了11位诺贝尔获得者。

    企业家方面,比尔盖茨是具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而成就了自身的科学家除了特斯拉创始人马克斯,还有大家都认可的马云先生。他虽然不是科学家,却在做科学家的事,把科学家智慧聚在一起,让我们的支付更加便捷,最后他投入了达摩院等等。甚至连企业家们赚了钱后,不管是张朝远还是李彦宏等人都成立未来科学奖

    因此,我希望在浙江有大量的科学家具有企业家精神,也有大量的企业家在享受自己所得之余投身到科学领域,肯定会起到更多的创新引领作用!

 

 

 

二维码.jp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