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9日下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第八期学术沙龙讲座在行政楼1102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学术沙龙邀请到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前副院长、市场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王青教授主讲,吸引了众多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现场座无虚席。
王青教授是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前副院长,营销与创新学教授。奢侈品牌与创新研究院联合创始人。曾任杜克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以及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并荣获美国营销科学(MarketingScienceInstitute)2009年度最佳论文和2015年度英国杰出亚裔女性。主持过包括英国科学院、Leverhulme和AXA基金会等多项研究课题,并兼任数家奢侈品牌公司的顾问和非执行董事。
王青教授此次以“Linking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to Marketing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Chinese Multinationals”为题,分享了自己最近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进展,并就中国企业国际化相关的问题与到场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王青教授指出,在中国制造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背景之下,“走出去”已成为中国企业获取海外先进技术、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企业逐渐登上国际舞台,成为跨国直接投资市场上的主导型力量。然而,在“出海”的过程中,“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是否会面对新的制度环境可能带来的“水土不服”的问题?中国企业是否需要以及如何调整其自身能力来适应国际市场的新环境?这些是困扰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棘手问题,也是王青教授在目前的研究中想去解答的关键命题。
通过一手访谈资料和二手数据的收集分析,王青教授发现中国缺位和动荡的制度环境主要建构了本国企业的资源桥接能力(resourcing bridging capabilities),进而塑造了企业的系统营销能力(architectural marketing capabilities)。资源桥接能力(resourcing bridging capabilities)和系统营销能力(architectural marketing capabilities)是企业在中国市场中获取成功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发达国家的制度环境中,适应能力(adaptive capabilities)和专门营销能力(specialised marketing capabilities)才是企业获取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能力。资源桥接能力(resourcing bridging capabilities), 适应能力(adaptive capabilities)是梳理已有文献得出的两种企业层面的能力,系统营销能力(architectural marketing capabilities)和专门营销能力(specialised marketing capabilities)是两种职能层面的能力。王青教授的研究因而说明了制度环境对企业能力的影响、不同层面的能力之间的关系及它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揭示这些关系,王青教授的研究成果为中国企业在进入新的制度环境后应该如何及时调整自身能力来获取生存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后,应意识到在母国积累的资源桥接能力(resourcing bridging capabilities)和系统营销能力(architectural marketing capabilities)已经不足以适应东道国制度环境的要求,进而需要及时形成以适应能力(adaptive capabilities)和专门营销能力(specialised marketing capabilities)为主的能力体系来保证自身在新制度环境中的长远发展。
王青教授以其流利的英语表达、清晰的逻辑思路,结合生动、详细的具体案例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整场报告气氛融洽, 内容充实,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反响,老师和同学们就报告中的一些细节和观点与王青教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互动,这次学术沙龙在热烈的讨论声中画上了圆满句号。
撰文/左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