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9日中午,创新系举行了第7次系内学术报告,由宝贡敏老师报告关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战略研究,30多位系内外老师与博士生听取报告并积极参与了讨论。
宝老师首先解释了主题的选择,是基于战略和创业两个领域的重叠。第一是战略,指战略的开发和执行,战略是关于我要达到的目标和如何达到目标的计划。在竞争市场中,成功的条件就是具有竞争优势。第二是创业,创业是持续创造财富和价值的过程。创业和战略结合,就是创业战略,同时追求竞争优势和机会。在目前高度动荡的市场中,竞争优势不可持续,是暂时化的,因此要求企业通过战略创业,抓住机会,不断形成竞争优势,使优势得以接续。
宝老师提出,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只有愿景和坚持,不足以成功,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一个是机会,一个是时机。宝老师将机会比作云彩,是动态的,需要主动创造或发现。时机即窗口,抓住窗口期就能事半功倍。机会不是简单发现的,机会的创造与发现是一个多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升华过程,是一个“发酵”的过程,酵母——即组织的天才,对发酵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创业需要的能力,来自于地利、人和。制度、文化、智力资源等都与地利相关。空间亲近效应和社会亲近效应二者的互动能够形成正反馈。人和分内和以及外和,即内部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具体包括文化资本、合法性资本、声誉资本、社会资本等。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交集起到中介作用。
至此,宝老师提出了研究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假设: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交对创业愿景和毅力的交与成就的关系(正向作用)起中介作用。
在场师生就宝老师的研究展开了充分而有启发性的讨论。郭斌老师提出,研究的自变量是内生变量,而中介变量是外生变量,难以解释内生变量如何影响外生变量。对此,宝老师做出了解释,首先天时地利人和这个中介是一个前提,有了这个小前提,才能成功;其次,实际上天时地利人和不是外生变量,它的交是内生变量,我们可以主动去选择或创造。
魏江老师认为,该研究对教学有很好的启发,天时、地利、人和涵盖了战略管理研究的主要理论。战略既不是绝对的内因决定,也不是绝对的外因决定,而是权变的。魏老师的建议是同时做多个变量难度较大,可以适当减少变量。宝老师同意要简化,计划是先从单个维度入手,循序渐进地开展研究,希望发现有趣的结论。
郭斌老师进而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即从历史演化来看,太好的和太坏的都被淘汰,留下来的往往是居中的,这也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角度。
刘景江老师提出,社会资本是否就是人和。宝老师以三国为例,说明了曹操打的社会资本是替天行道,而刘备打的社会资本是皇亲国戚,属于合法性资本。刘老师又对天时的内涵提出疑问,宝老师表示天时没有边界,最接近的就是时间窗口。
王颂老师对于用社会资本来代理人和提出了疑问,认为西方学者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理解可能不准确,宝老师的想法是取一个维度,用中文来表示。
李雷老师希望宝老师能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宝老师以阿里巴巴和建筑业为例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通过丰富的讨论,参会人员对理论和实践都有了启发式的收获,学术报告圆满结束。
撰稿/黄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