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研究学术高端盛会】2016IACMR“学术大牛”访谈录(下):中国管理研究者更需关注管理实践!

在国外管理研究发达、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尚不成熟的背景下,中国年轻学者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进而改变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发展弱势? 日前,在由浙大管院承

发布时间:2016-06-25来源:系统管理员浏览次数:36

    在国外管理研究发达、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尚不成熟的背景下,中国年轻学者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进而改变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发展弱势?

    日前,在由浙大管院承办的2016IACMR年会期间,与会的“学术大牛”们在接受浙大管院学生记者专访时谈起了对中国管理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对IACMR年会的看法,此外,他们在肯定会上中国年轻学者们的精彩表现的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更多建议与期望。

    访谈实录

    1、IACMR创会主席徐淑英:中国管理研究者需关注管理实践

    Q:您如何看待中国管理研究现状?对于中国管理研究领域的学者们,您有何建议?

    徐淑英:中国管理学研究现在根本就没有什么自己的理论,因为现在大家看的都是西方理论。中国管理研究应该归纳自己的管理特征,这就需要了解现在的管理实践是如何做的。通过去现场观察、案例和访谈去发掘有趣的问题,再去用探索性方法去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

    现在MOR期刊很需要归纳性研究和质性研究来发掘这些重要的问题。虽然现在很多中国研究者都在做质性研究,但是他们关注的问题仍然是西方文献讨论的问题,而不是中国现实存在的问题。

    我希望中国管理研究者能够关注真实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关注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是埋首于现有的文献之中。西方管理学文献中讨论的问题以及其背后的基础理论,可能并不适用于中国情境。而且文献中的问题是研究者自己创造出来的,并不一定代表着最贴近的现实。因此,要想构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本土管理理论,需要年轻学者积极地走出去,特别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博士生或者年轻研究者,更应该从实践中观察并发掘研究。现在工商业的发展非常活跃,有很多独特且值得研究的问题。

    2、MOR主编Arie Lewin:IACMR应该成为中国管理学研究的legacy

    Q:Lewin教授,您多次来到中国,也一直对中国管理学研究保持着持续关注。您觉得本次IACMR年会较之前几届有哪些不同或创新?

    Arie Lewin:我觉得本次会议可能是IACMR有史以来最棒的一次会议。本次会议收到了非常多高质量的投稿,涉及了战略、创新、创业、跨情境研究等广泛的研究主题。本次会议设置了非常丰富的论文讨论环节,供与会研究者一起讨论和提升论文质量。此外,本次会议还增设了教学研讨会和职业发展环节等,这些活动对于年轻教师都是非常有益的。我也很开心看到很多博士生和年轻老师参会。

    Q:您认为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在推动中国管理学研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您对学会未来的发展有哪些期望?

    Arie Lewin:IACMR成立至今还不到20年,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组织,但是它已经建立起了非常高的学术声誉,在推动中国本土化研究以及跨情境研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学会的会刊MOR也成为了国际上该研究领域内的顶尖期刊。我认为IACMR年会应该成为中国管理研究的重要遗产(legacy),永远传承下去,成为促进中国学者与西方研究者交流、分享和提升的重要平台。

    Q:作为MOR(组织管理研究)杂志的主编,您对MOR的潜在投稿者尤其是中国管理研究的年轻学者们,有怎样的期待?

    Arie Lewin:我访问过很多学校,跟博士生和年轻老师做过很多深入的交流。对于他们来说,很难有机会和同行、包括国内的以及国外的学者进行交流。IACMR年会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我也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参会。要知道,对于中国学者而言,他们不仅要克服语言障碍,还需要在研究主题上更加的多样化。现在MOR上已经有很多中国年轻学者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未来我期待在顶级期刊上看到更多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3、2016IACMR年会主席Ray Friedman:中国年轻学者需要在国际范围内寻求导师

    Q:作为2016IACMR年会主席,您认为IACMR有什么独特魅力?

    Ray Friedman:IACMR年会提供了学者们互相交流沟通的平台,对像我这样从事比较文化研究的学者而言更是如此。我长期关注文化因素对商业谈判过程的影响,特别是中美两国的比较。IACMR年会让我有机会近距离走访中国的多个省市,不仅结识了中方的合作研究者,也对中国的商业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此,现在我和我的博士生、同事以及合作者都会参会,每一届年会都为我们提供了老友相聚的机会。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年轻学者来说,参加IACMR学术会议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目前中国年轻学者特别是博士生国际访学的机会还是很有限的,语言的障碍让他们在融入国际学术舞台时面临更多的障碍。IACMR及其年会则将国际一流的研究者带到中国,让他们有机会与全世界的同行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Q:对于中国大学的培养机制和中国年轻学者,您有何建议?

    Ray Friedman:尽管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管理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很多学者已经发表了规范且高质量的研究。但是中国大学的培养机制仍有改进的空间,应该更加以服务年轻学者的职业成长为核心,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护。另外,中国的年轻教师承担了很重的教学任务和行政工作,这分散了他们的精力,从而不能在最具备创造力的年纪专心于学术研究。而在美国情况则正好相反。服务性工作主要由资深教授承担,年轻学者有更多的自由从事学术研究。

    最后,我希望中国年轻学者们能坚持自己的学术理想,即使稿件被拒绝或者得到负面的反馈意见,都是学术道路上所必经的困难。年轻学者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克服这些困难并不断前进。如今有很多年轻学者在海外接受教育,有能力在英文期刊上发表文章,同时他们又有机会接触国内丰富的商业创新和实践,因此他们不仅要和国内的学术前辈交流,还需要在国际范围内寻求导师。这也就是为什么学术会议如此重要的原因,因为在这里他们能更方便地找到全球的知名学者作为导师。

(本文根据采访录音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核,有删节)

 

欢迎关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官方微信

关注方式: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或者 输入微信号:zjusom-wechat 即可成功添加

 

 

f688e642bf75f679287066771f371ee3.jp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