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午,由本科《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任课教师刘渊教授与黄鹂强副教授带队,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同学前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阿里巴巴集团西溪园区,进行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移动课堂实地调研和现场教学,受到了阿里巴巴集团正瀚学长和弯弯学姐的热情接待。
我们首先在学姐的带领下参观了园区。
整个园区的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除了包含主工作区、报告厅等工作点外,还包括了健身房、影音放映厅、水果店、星巴克等休闲和生活场所及设施。
广场前的墙上写着“一年香,三年醇,五年陈”。这代表着阿里员工的成长历程和公司的激励制度。员工第一年为公司做了很多贡献,这是香;“三年醇”说明这个员工的技术逐渐精进;而阿里CEO逍遥子曾对“五年陈”做出了如下解读,“五年陈,关键是我们内心有没有热情,有没有想更担当,更好地付出、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价值、更好地为合作伙伴服务、更好地为队友站岗放哨,我们想不想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阿里针对这三类员工也有着不一样的物质奖励,五年也是他们一步步融入阿里文化的过程。
墙前有三座雕塑,均为赤身裸体的男子形象,头部低垂、迈大步行走。据悉,雕塑的花名为“行”,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一工作室主任王伟的作品。对于雕塑的解读,“一千个人心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也正如滨江园区的裸体“蒙古大汗”雕塑,无不体现了阿里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而这种理念在园区里随处可见,廊道里五彩斑斓的涂鸦墙、纪念品店里员工精心设计的可爱手办和玩偶。这些同时流露着这家企业的活力和轻松的办公氛围。
随后学长为我们进行了现场教学。他首先介绍了阿里巴巴自1999年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随着集团的发展,阿里巴巴遇到过各式各样的瓶颈,因此逐渐成立了天猫、聚划算等新的事业部门(例如,为了应对“双十一”的非常态计算能力,阿里成立了“阿里云”部门),并逐渐与其合作伙伴(UC、微博等等)构成了阿里的“生态圈”。而阿里旗下的很多产品也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比如说在杭州,路边的小摊小贩都可以实现支付宝结算,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做不到的。接下来,学长谈到了阿里的“六脉神剑”价值观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以及阿里目前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形势。现如今,阿里在全球已经有1000万卖家,4.07亿买家,3.93亿手机淘宝用户。就在不久前,阿里已经实现了年销售额3万亿的里程碑,这一数据,沃尔玛用了54年,而阿里只用了13年。未来五年内,阿里更是想要实现年销售额1万亿美元的目标,“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何况这对于阿里巴巴来说称不上“梦想”。
接下来的自由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地发言,提出了不少很有深度的问题,也一一得到了学长的耐心解答。
首先,针对数据分析问题,学长强调了数据分析在决策支持中的重要性,因为阿里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会对大量卖家产生重要影响。学长谈到,针对不同的管理层次,所需要提供的数据信息内容丰富度也是大不相同的。针对高层,由于他们的时间比较宝贵,需要提供简洁和高度概化的信息,而针对一线人员,则会有更多的可视化和具体化。这一观点恰恰与MIS系统面向用户的设计理念相同。
其次,也有同学提问正在迅速发展的“菜鸟物流”的相关问题。学长解释道,很多阿里的决策其实都带有试探性,先布点,可能未来才能与现有业务产生连接。“走一步,是一布”。菜鸟物流就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菜鸟物流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的三个核心元素就是“仓”,“配”和“数据”。而针对“仓”的问题,阿里已经通过租和买,在全球建立起了“地网”。凭借这些基础设施,淘宝正在推行“无忧退”计划,可以实现物流公司上门取退货商品的服务以解决电商平台的买家退货难题。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一名留学生则表示一直很关注阿里在国外的推广问题。学长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泛独联体国家”为例,介绍了阿里会在一些边境地区和外国城市比如黑龙江、莫斯科等地设置仓库,优化外国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同时,也会在营销方面上请一些俄罗斯“网红”为淘宝的商品做代言。阿里也在一些国家设置了海外办公室,专门处理市场调研、营销和政府公关等事务。
此外,学长还详细回答了同学们关于供应链垂直整合、阿里网红战略等等问题。最后,他也对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希望信管的同学有机会可以进入阿里工作。
管理应该立足于具体问题,而此行了解了阿里的发展模式和未来方向,得到了在课堂上很难得到的知识,对所有同学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和宝贵的社会见识,而更多的收获则需要日后慢慢品味和领悟。
文/图提供:信管13级潘铮/崔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