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管院张钢:华为的“灰度”与“灰度领导力”

浙大管院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以华为的发展历程与经验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及实践体系,为中国的企业家们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管理问题。该研究所自成立以

发布时间:2015-11-12来源:系统管理员浏览次数:259

    浙大管院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以华为的发展历程与经验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及实践体系,为中国的企业家们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管理问题。该研究所自成立以来,每年举办春、夏、秋、冬四季论坛,并邀请众多华为前高管出席论坛做经验分享。近日,作为研究所智囊团成员之一的浙大管院张钢教授就华为的“灰度”与“灰度领导力”进行了解读与分享。

 

华为的“灰度”与“灰度领导力”

浙大管院张钢教授/文

1.jpg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张钢教授

    “灰度”的说法流行起来,甚至还提出了“灰度领导力(Grey Leadership)”概念。不知是否与华为的日益崛起及任正非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有关?

    “灰度”的说法有时也被冠之“灰度理论”,说的是:现实不可能黑白分明,既要一分为二,更要合二为一;在黑与白合二为一的过程中,便有了“灰”及“灰度”;黑白相间就是“灰”,而黑白相间的程度则是“灰度”。

    基于此,“灰度领导力”指的是,管理者或领导者要善于在黑白对立中寻求那个恰当“统一”的点,把握住一种可行的黑白相间的“灰”的程度。既然如此,那么,这个恰当的点在哪里?那个灰的程度又如何?这便需要当事人自由裁量。如果当事人是团队、部门或组织的最高管理者,那么,这个点及其“灰度”的把握,就是他的自由权力空间,他可以将“黑”和“白”看成一种表达出来的“原则”,让成员们了解。而黑白相间的灰色地带,则是“原则”以下或以外可以自由权衡的空间。

2.jpg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经常可以看到组织的管理规则或政策文件中会有“原则上怎样”的表达方式。正是“原则上怎样”的表述,为实际操作中“原则下如何”的例外考虑留下了自由裁量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灰度”似乎也可以理解成管理者,尤其是团队、部门或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为决策和政策留下的回旋余地;而“灰度领导力”便体现在这种决策和政策的回旋余地之中,是一种“原则”之外自由裁量的领导力。

    在权力相对集中的团队、部门或组织里,这种“灰度领导力”可能专属于最高管理者。只有最高管理者,才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心中的“灰度”,而其他成员包括一般管理者,即便想用,也会心有顾忌。因为这种“灰度”的定位点和边界到底在哪里,会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有所不同,带有很强的情境依赖性,甚至随意性。

    若一般成员或管理者真的使用了“灰度”判断来指导行动,就有可能因缺少外在的规则依据和理由而为潜在的“惩处”埋下伏笔。正因为是“灰色地带”,上级可以说你做得对,也可以说你做得不对,毕竟要使一个人心中的“灰度”,正好吻合于另一个人心中的“灰度”,实在太难了。要揣测别人心中那个“灰度”,不能说不可能,但确实难上加难。

3.jpg

    若一个人能准确地把握住别人心中的“灰度”,那未免也太可怕了,莫非他有“读心术”?所以,严格来说,“灰度”是不可通约的,而“灰度领导力”也只适合于那些权力相对集中的团队、部门或组织里的最高管理者;而且,在靠“灰度领导力”来实施管理的团队、部门或组织里,不确定性一般会非常大,尤其是人为的不确定性。毕竟“人心难测”,人心中的“灰度”更无从推断。

    由此可见,“灰度”这个概念无法满足外推或一般化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团队、部门或组织中,只能由一个人使用“灰度”方式工作,但若想要整个团队、部门或组织都使用“灰度”方式工作,其结果无外乎三种情况:(1)在权力比较分散的情况下,这势必造成各行其是,最终丧失整体秩序和绩效;(2)在权力相对集中的情况下,拥有权力的人又可以比较方便地“修理”那些按照“灰度”方式工作的成员,因为他随时可以说你的“灰度”不恰当,甚至错误;(3)即便在上述两个极端情况之外,一般来说,强调按照“灰度”方式工作,也会加大合作成本,因为人们不得不频繁互动,以判断别人心中的“灰度”到底在哪里。

4.jpg 

    基于此不难理解,“灰度”不是一个可推广的理论概念,“灰度领导力”也不是一种具有一般理论意义的领导力类型。实际上,“灰度”和“灰度领导力”都只是在权力相对集中的体系下,最高管理者运用权力的一种策略;而且,这种适合于权力相对集中体系下最高管理者的领导策略,同一般管理学意义上的“权变原则”、“自由裁量权”等也不完全相同。

 

附:浙大管院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简介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成立于2014年7月1日,其成立的初衷是,希望能够以华为的发展历程与经验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及实践体系,发展出属于中国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论。

    睿华管理研究所实施双所长制。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晓波、华为国际咨询委员会顾问田涛担任研究所联席所长。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郭斌、华为前高级副总裁夏勇、华为前高级副总裁胡彦平出任副所长,负责睿华研究所日常运作事务,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吴东博士、黑马-华为特训营教研副总监李传涛担任所长助理。

    睿华研究所致力于建设成为华为管理理论研究的全球开放性平台,广泛吸引对华为管理有兴趣的专家学者与研究人士,形成专业的华为研究资料库、人才库和研究网,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关注中国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学术与信息交流平台。

 

 

欢迎关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官方微信

关注方式: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或者 输入微信号:zjusom-wechat 即可成功添加

 

f688e642bf75f679287066771f371ee3.jp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