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管院农业经济与管理系阮建青副教授在农业经济管理领域TOP期刊《Food Policy》杂志上发表“Does Rice Farming Shape Individualism and Innovation?”论文,该文挑战了2014年5月《Science》杂志封面论文提出的“大米理论”(Rice Theory)。
2014年5月,《Science》杂志以封面论文刊登了“Large-Scale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Within China Explained by Rice Versus Wheat Agriculture”一文,该文提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全新理论,解释当代人群中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差异的起源,该文认为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的差异取决于祖辈从事的农业种植的差异。如果祖辈以种植水稻为主,因为水稻种植需要灌溉、劳动力互助等合作行为,那么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会形成很强的集体主义意识;而如果祖辈是种植小麦为主,那么会倾向于个人主义。文中运用所述理论进一步解释创新的差异,进而可以解释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西方。为增加说服力,该文利用中国南北方水稻与小麦种植的差异进行了实证检验。文章所阐述的“大米理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国际社会各大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

管理学院阮建青副教授与其合作者在仔细研读该理论后,发觉这一理论与中国的实际并不相符。他们从公开渠道下载到《Science》该篇原文的数据,仔细分析了原文的实证方法后,发现原文存在着样本偏差、测量误差、模型设定错误等问题,利用更科学的方法纠正这些错误之后,“大米理论”就不成立了。他们还进一步收集了其他研究者测量的集体主义数据,发觉“大米理论”的结论完全不成立。上述研究形成的论文“Does Rice Farming Shape Individualism and Innovation?”在投给《Food Policy》之后,获得了匿名审稿人的高度肯定并被快速发表。

附:原文地址: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6919215000986
欢迎关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官方微信
关注方式: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或者 输入微信号:zjusom-wechat 即可成功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