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Desautels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2015全球制造与供应链管理论坛在宁波市举行。与会专家指出,一些中国供应链企业的管理以及一些学校在供应链教学上还存在着“条块分离”的缺陷,应当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融合,重点做好库存管理。
专家指出,在“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和“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企业也呈现出更大速度的国际化融合。而能否建立全球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是中国企业在未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凌教授表示,供应链包括原料采购、前期研发、生产制造、库存管理、运输管理、零售批发、售后服务等环节,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循环系统,但是不同的供应链环节受不同政府部门管理,往往就各自为政,这就降低了供应效率,也加大了成本。供应链各环节中,库存管理非常重要,库存太少会损失销售,库存太多会阻碍新商品销售,也会影响畅销商品的补货,尤其是冷链的库存管理。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凌教授
他还指出,国家在深入市场化管理的同时,应当让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大运输、大物流领域,由一家企业统领整个供应链环节,将各个环节进行融合,高效科学地运转供应链。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寿涌毅教授指出,当今一些学校的供应链教育也存在着条块分离,往往造成学生只熟悉供应链中的某一环节,给制造、生产、物流等环节的分割埋下了隐患。例如,海洋学院远洋运输专业的学生如果只专攻远洋运输,待工作后进入供应链企业,就只能胜任海运这一环节,对整个供应链的循环体系不了解,但是空运管理、铁路运输甚至制造环节都应该要学习,不能将供应链的环节给分割开。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寿涌毅教授
信息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欢迎关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官方微信
关注方式: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或者 输入微信号:zjusom-wechat 即可成功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