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至6月7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35周年院庆系列活动之“战略前沿,思维盛宴”第五届中国战略管理学者高端论坛会议,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举办,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13所高校及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墨尔本大学战略管理领域的二十多名精英专家汇聚一堂,共襄盛举,就“互联网+背景下的战略研究前沿”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企业的运营理念和实践,作为正式纳入国家战略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既对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也对理论界的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提出了挑战。作为引领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前沿的学者,既肩负了引领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又承担了中国战略管理理论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在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同时迸发的时代,互联网+背景下得战略管理研究将会发生什么变化?采用何种方法?终将走向何方?这些问题都成为与会学者的讨论主题。

论坛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晓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冯芷艳女士、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魏江教授等分别发表了卓有见地的演说。吴晓波教授以“超越追赶——范式转变期的企业战略”为主题,阐述了中国企业,比如华为、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和小米等在技术范式转变过程中的追赶模式。他认为,中国企业如果总是处于追赶的话,会陷入追赶陷阱中。所以企业一方面要紧盯技术范式的变化,一方面要跳出正在追赶的技术轨迹,尤其是在互联网+时期,范式的转变会更加迅速,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越有可能成功。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晓波教授作主题演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冯芷艳女士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战略管理研究思考,学者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围绕战略管理、创新管理/技术创新、创业管理/中小企业等方面开展。在研究中不但需要回答“在社会的巨大变革时期,中国战略管理学者能够为企业、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什么?”,而且也要关注“中国战略管理学者能够为管理学发展做什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冯芷艳女士作主题演讲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魏江教授在会上发表题为《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战略的几个困惑》的主题演讲,他围绕互联网+对战略理论的机会与挑战,展示了TABLE这样的企业发展给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战略理论情境带来的变化,并表示,互联网和大数据正在从外生变量到内生变量延伸。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魏江教授作主题演讲
此外,他还提出了互联网平台公司对传统制造业创新的积极与消极作用,并由此分析了互联网+对战略理论中资源观、能力观、制度观的影响。他认为,需要理论界前瞻性分析新组织型态、网络型态下的创新治理和制度设计,同时在战略研究工具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处理好方法论和实践论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墨尔本大学吕文珍教授报告讨论了国际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她说,由于东道国和母国制度因素,服务业与制造业特征和企业层面因素等不同,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正有负,也有可能是曲线关系。

墨尔本大学吕文珍教授(左上)、吉林大学教授蔡莉(右上)、西南交通大学徐飞教授(左下)、斯晓夫教授(右下)作主题报告
随后,吉林大学教授蔡莉发表了题为《新创企业知识整合机理研究》的报告。她认为,新创企业的知识整合分为了灵活型知识整合和效率型知识整合,在互联网情境下新创企业尤其需要动态平衡灵活型和效率型知识整合;西南交通大学徐飞教授发表了题为《+互联网,互联网&创客》的演讲,表达了在互联网+时代带给创客的机遇和挑战;斯晓夫教授对创业机会做了深入的讨论,并表示在新经济,新起点、新常态下的战略管理应思考战略研究的目的是否发生了变化?在巨大的变化面前,国家顶层设计与相关理论的建设是否有变化?
次日,与会专家们围绕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发展战略、机遇以及使命等主题分别作了报告,并展开了热烈讨论。


最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魏江教授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冯芷艳女士共同对此次论坛的成果进行了总结。
据了解,此次论坛是中国战略管理学者高端论坛第五次在浙江大学举行,是一场思维碰撞的盛宴,也是一次海内外战略管理学者面对面交流对话的良机,更是一次战略管理理论界向互联网+世界发起行动宣言的契机。
欢迎关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官方微信
关注方式: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或者 输入微信号:zjusom-wechat 即可成功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