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贯彻落实学院党委关于开展支部争锋主题活动的具体举措,为促进与世界级企业的跨界交流与战略合作,2014年12月4日下午,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教工党支部全体党员与部分其他老师一行22人赴,参加了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总部参访及与阿里巴巴研究院支部的结对交流活动。本次支部“跨界争锋”活动得到学院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各位党员的积极响应,年逾八旬的中国工程院许庆瑞院士也积极参加,体现出一位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此外管工系新引进的华中生教授等作为民主党派人士和服务科学领域的专家,也积极参加了本次活动。阿里巴巴集团研究院研究专家盛振中及多位同事热情接待了管工系支部一行。在交流活动中,支部书记郑刚副教授简单介绍了管工支部情况、各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及本次跨界争锋活动的目的意义,希望管工支部党建工作能够与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更好结合起来,更好服务于学院中心工作大局。盛振中介绍了阿里巴巴发展的近况以及阿里巴巴研究院近期的工作重点,并强调阿里巴巴研究院非常关注中国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创新,围绕这些方面可以形成很多合作的切入点。
阿里巴巴研究院提出的平台研究的复杂性与无边界性、阿里巴巴活水计划、生态系统、数据有条件开放、阿里巴巴博士后工作站等引起了管工系支部各位学者的浓厚兴趣,双方探讨了在涉农电子商务、包容性创新、供应链金融、大数据云计算、服务科学、互联网金融创新等领域加强与阿里巴巴研究院深度合作的可能性,并就建立具有常态性、规范性、机制性、跨界性、开放性的合作交流模式达成了共识,同时就可能交流的重点领域、重点课题达成了初步意向。交流中,许庆瑞院士对阿里巴巴的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发展模式与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并从国家发展大战略的角度提出阿里巴巴可以依靠全面创新引导广大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期望。管理学院副院长周伟华教授也代表学院表达了加强与阿里巴巴研究院战略合作的意向,并交流了教学与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可能的切入点。
此次活动也是管工系与阿里巴巴前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在此之前,阿里巴巴研究院在6月份曾访问管理学院,并已经与吴晓波教授、黄灿教授、卓骏副教授及CARD中心郭红东教授等开展了紧密合作。如最近刚联合发布了包容性创新全球最佳样本《中国涉农电商发展研究报告》,引起广泛关注与好评。通过这次回访,双方建立定期交流机制,有效加强管工系、管理学院与阿里巴巴间的联系,并是一次促进深化产学合作研究的有意尝试。
在学术交流之余,阿里巴巴集团党建工作的一些经验也值得借鉴。据了解,阿里巴巴党委下辖3个二级党委、1个总支、2个直属支部,共有党员2094名。集团党委提出“共担阿里使命,勇当阿里先锋”的口号,号召党员围绕使命愿景,模范实践“六脉神剑”(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核心价值观和内生于企业商业模式的社会责任观,立足本职创先进、争一流,努力成为阿里最优秀的员工。
阿里巴巴集团党委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优势,积极探索实践符合企业实际、党员喜闻乐见、时代特征明显的方法途径,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如一是党建信息系统化,自主研发阿里巴巴党建信息系统,通过网络这个看不见的手,把组织和党员聚拢在一起。二是沟通交流即时化。通过“来往群”、“旺旺群”、E-mail、Aliway内网论坛等在线交流工具,实现了上下级之间、党组织之间、组织与党员之间随时随地的沟通与交流。三是工作推进民主化。党员以在线交流方式积极向组织汇报思想、表达意愿,对党组织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每年召开党员圆桌会议,提高了组织的凝聚力。
此外,阿里巴巴集团党委致力于形成开放格局,确保党建工作紧贴企业发展。一是组织党员公开亮身份。要求党员在阿里旺旺、电子邮件、Aliway内网论坛签名中附加党徽,在工作岗位上公布承诺,组织党员公开亮身份,增强党员的辨识度,提高了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
吴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