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规模最大的商学院盛会之一——第四届“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于10月18—19日在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举行。此次论坛以“新兴市场的商学院教育”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商学院院长出席。其中包括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院长Sally Blount教授, 法国ESCP欧洲商学院院长Pascal Morand教授,新加坡管理大学校长 Arnoud De Meyer教授,巴西商学院院长 Emerson de Almeida教授等全球著名商学院院长。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晓波也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发表演讲。
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之圆桌讨论:中国商学院排名及品牌塑造的机遇与挑战
尽管全球经济正苦苦挣扎,欧元区也正面临着持续的危机,但另一个领域却正蓬勃发展:商学院教育。如同在诸多其他领域,来自新兴市场的需求是引领全球发展的主动力。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全球经济正日益朝着新兴国家倾斜,在这个背景之下,新兴市场的商学院教育也将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本届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就以“新兴市场的商学院教育”为主题,主要讨论了新兴市场中商学院教育的发展、改革和转型,并通过与欧美商学院的对话,对新兴市场的商学院关于课程改革,教育方法和战略联盟的问题进行了探究。
分论坛1“新兴国家商学院:开创我们的未来”现场
机制创造价值,价值链向着价值网络转变……当今中国,一场“范式转变”正在悄然发生。面对这些社会变革的信号趋势,商学院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这场转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晓波以“开创我们的未来”为题,在分论坛“新兴国家的商学院”上给出了一个思考方向——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我们应该做世界的阅读者,着眼世界放眼未来,积极应对挑战。作为以培养社会高端管理人才为宗旨的商学院,更应该把握好这个理念,扩大视野看世界,积极地接收信号,积极地去预见我们的机遇和挑战。
吴晓波在演讲中谈到,在当前形势之下,学科之间、学校之间、各个州、各个国家之间进行跨文化跨国度的合作交流,是商学院的主流发展方向,因为全球化是整个世界的发展主流。只要沟通和理念是全球化的,小小的本地运营也可以走向世界运营。无论是美国的Facebook,还是中国的阿里巴巴,这些企业之所以走向高潮顶峰,互联网是推手,全球化是幕后英雄。因此,在这种飞速发展当中,全球化毫无疑问是下一阶段商学院培养学生的指导理念。
这一轮的范式转变,引起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持续关注,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转变已经在很多教育项目当中显著地体现出来。学院的GXP项目正是秉承着全球设计、全球组织、全球运营、全球发展这样一种理念开展的。例如GEP全球企业家项目,这个项目的学生就可以在法国、中国、美国分别游学,接受全球化的授课,这样的课程设置则从仅仅知识授课的框架当中跳跃了出来,通过全球化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传统的项目差别较大。
在论坛的最后,吴院长也建议新兴商学院的教学要向Web 3.0发展,在范式的转变过程中抓住机遇,让学生互动参与进入新兴商学院的教学项目,自己设计自己体验,大胆的开展跨国界跨文化的合作。更重要的是,新兴经济势必会因为追求快速而忽略了社会问题,但是如果要追求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动力,社会责任的培养也会是未来商学院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