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MGIM项目的第一阶段法国学期就已经结束了,从初来的迷茫、小心谨慎,带着对国外学习生活的一份憧憬和期待,到现在拥有一群可爱的外国朋友和独特的跨文化学习经历,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体验和感悟。
法国学校课程设置很紧凑,从开学第一天开始一个创新小组的项目,大概4-5人小组,总共四个小组,相同国籍的同学被分到了不同小组,保证了每个小组的国际化和多元化,项目是和不同的法国本土公司合作的,跨度很广,有护肤品公司也有能源公司,化工公司,每个创新小组的项目的目标和背景各不相同,但是项目贯穿了在法国学习的整个学期,许多如Strategy,Finance,Creation等等的课程都是围绕创新项目展开的,而且课程的设计也很有趣,有的课如战略管理是贯穿整个学期的,而有的课程是集中在一个礼拜上完然后就结课。整个创新项目过程前期是发现问题,即了解该公司,找到它在行业中的定位,熟悉当前战略,之后的课程会逐渐帮助每个小组寻找每个公司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竞争对手的分析,考虑公司的目标和策略,即分析问题,后期就是结合之前所做的分析给出每个公司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会形成一份综合的商业企划或者商业报告,可以说这个创新项目是整个学期的重头戏。除了开学时三天简短的项目管理相关知识的介绍,并没有一门课是专门指导创新项目的,但是各个课程又都或多或少和这个项目相关,课程设置和这个项目的时间轴也结合得很好,使我们既在课堂上学习知识也同时可以和创新项目结合,有实际的应用,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两全其美。如有一门课叫Technology Transfer to Market,除了在课上讲解如何将产品推向市场,如何进行市场营销外,最终的presentation是让我们每个小组推销自己小组的产品或服务,然后请来了学院另外一个班全部同学来给4个小组投票,最终看谁的产品最受欢迎,或者说是谁的市场更吸引人。
另外一个更深的感触是有许多的小组作业,基本所有的课程都会有小组讨论和小组作业的部分,更多的成绩评定或结课形式就是小组的presentation或report,所以生活中就充斥了各种小组讨论和小组会议。由于小组中都是不同文化、专业背景的人,国际化程度如此之高的小组在思维火花碰撞的同时,就可能存在文化冲突,如何最大化多文化背景小组的优势,同时又平衡和克服文化差异,大家紧密团结完成小组任务就很有挑战性。要学会如何做到即表达自己的意见又不冒犯别人的想法,求同存异,如何即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又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精神。更多的困境是如何激发更多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让别人理解你的想法。不得不承认说到创新思维,外国学生的思维确实很活跃,新鲜的点子常常层出不穷,想法也很跳跃;但是,我们中国学生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就是我们比他们更好学和谦虚务实。学期结束每个小组都交出了自己的报告,进行了presentation,中国学生圆满完成了任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在法国的生活虽然说不上跌宕起伏,但也算是多姿多彩,除了课堂的学习外,感受不同的文化,课外和同学在欧洲大陆尽可能的旅游也是出国读书的收获之一。利用签证的便利,我们走了很多地方,周边的南法海岸线,西班牙意大利,圣诞假期更是去了瑞士奥地利捷克等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我这样从来没有踏出过国门的人,真是大开眼界,见识了很多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旖旎风光,那些曾经只在书本上出现的地名和风景活生生的就在你眼前,让人感受到了生活在别处的美好。
MGIM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法国的这一个学期,我们班的同学们每天一起学习生活,再加上频繁的小组讨论,大家都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法国同学作为东道主也尽量给我们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带我们旅行和品味小镇美食,法国学期就这样美好又愉快地结束了。很快,美国学期又开学了,换了新环境,新校园,还是这帮可爱的同学,想必生活一定会更加精彩。我非常期待美国学期的开始!
(供稿)卢静 浙大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MGIM
教学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