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上旬,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第二期国学与领导力总裁班20多名学员按照教学计划,在班主任黄尹华老师、吴小芬老师的带领下,千里求道,前往湖南岳麓书院游学听课及考察,感悟千年学府的历史底蕴和浓厚学风。
岳麓书院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市湘江畔岳麓山下,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期。北宋开宝六年(973),朱洞以尚书出任潭州太守,鉴于长沙岳麓山抱黄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静环境,接受了刘鳌的建议,在原有僧人兴办的学校基础上创建了岳麓书院。初创的书院分有“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其中“讲堂”是老师治学授道的场所,“斋堂”则是学生平时读书学习兼住宿的场所。岳麓书院的这种中开讲堂、东西序列斋舍的格局一直流传至今。
从岳麓书院至湖南大学的千年办学历史,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此次国学班游学听课的地点,正是在岳麓书院为祭文昌帝君而建的文昌阁内。在古树环绕,幽静沉肃的环境下,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老庄文化研究专家张松辉老师为学员们传道授业解惑。张教授鲜明地指出了老庄思想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一些观点,如“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不是反对交流,而是反对为了利益的争夺而带来的天下纷争,他希望各国都能相处(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他认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物而为,用今天的话讲,就是顺应客观规律而为。做到了清静无为,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去做,即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他反对的不是真正的仁义,而是假仁假义和带功利目的的仁义。张教授指出,下级服从上级,这是常法;而上级服从下级,这是特定情况下的一时权变。张松辉教授用讲故事、打比方、举例子、聊家常等方式,让学员们细细咀嚼《道德经》。
在张教授的引导下,学员们在与大师的对话中接受了文化的熏陶和心灵的洗礼,大家仿佛走进了文化的长河,去窥见湖湘文化的流光溢彩,并进一步领略了道家的经典思想,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绚烂夺目。
课后,同学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岳麓书院。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合为整体,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此次国学班赴湖南长沙游学考察的第二个内容,是与湖南省浙商商会的领导和企业家们进行广泛深入的座谈交流。
在国学班学员、湖南省浙商商会副会长蒋芸芳女士的牵线下,湖南省浙商商会许文忠会长带领该商会所有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以及在湘部分具有代表性浙商企业家共计10余人,在位于长沙市中心豪华地段的湖南省浙商商会总部热情地接待了国学班师生一行。在座谈会上,徐会长首先代表商会向浙大管院师生们表示热烈欢迎,他重点介绍了湖南投资环境、目前浙商在湘创业状况以及湖南省浙商商会所发挥的作用。班主任黄尹华老师、班长沈滨也先后讲话,黄老师介绍了浙大管理学院以及EDP中心在为企业提供智力服务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业绩,沈班长介绍了浙江企业发展的特点和国学班部分同学的情况。随后,湖南浙商们和国学班的学员们围绕着投资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通过交流,国学班的师生们了解到:湖南土地资源丰富,产业集群发展空间广阔,交通运输便利,劳动力成本相对偏低,良好的投资条件正好与浙江形成了互补。近年来,一批批善于把握商机的浙商陆续踏上湖南这片热土进行创业,并获得了很好的投资回报。截止2010年,浙商在湖南投资额已经超出3000亿元,增速在全国各省位列第一。湖南的各个行业都能看到浙商的身影,浙商在湖南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交流,湖南省浙商商会的领导和企业家们了解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在地方经济建设和为企业家提供智力服务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浙大管理学院国学班学员们的学习收获。会长们与黄老师初步达成了在湖南面向浙商开展培训的合作意向。
为期四天的国学班游学及考察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学员们从中深深感受到了国学的博大精深,其中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通过这次国学专家深入浅出的传授,大家在短时间内对国学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在吸收与感悟到古圣先贤智慧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修养与境界,受益匪浅。而与湖南省浙商商会的交流,让大家对湖南这片吸引浙商创业的热土有了进一步认识,也激发了部分学员想要深入了解湖南投资环境,加入投资湖南浙商行列的愿望。湖南之行结束前,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学院安排的游学活动非常成功,国学学习应该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希望今后管院EDP中心能够安排更多更好的这类活动,以丰富学习内容,让大家有更多的收获!
岳麓书院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市湘江畔岳麓山下,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期。北宋开宝六年(973),朱洞以尚书出任潭州太守,鉴于长沙岳麓山抱黄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静环境,接受了刘鳌的建议,在原有僧人兴办的学校基础上创建了岳麓书院。初创的书院分有“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其中“讲堂”是老师治学授道的场所,“斋堂”则是学生平时读书学习兼住宿的场所。岳麓书院的这种中开讲堂、东西序列斋舍的格局一直流传至今。
从岳麓书院至湖南大学的千年办学历史,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此次国学班游学听课的地点,正是在岳麓书院为祭文昌帝君而建的文昌阁内。在古树环绕,幽静沉肃的环境下,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老庄文化研究专家张松辉老师为学员们传道授业解惑。张教授鲜明地指出了老庄思想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一些观点,如“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不是反对交流,而是反对为了利益的争夺而带来的天下纷争,他希望各国都能相处(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他认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物而为,用今天的话讲,就是顺应客观规律而为。做到了清静无为,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去做,即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他反对的不是真正的仁义,而是假仁假义和带功利目的的仁义。张教授指出,下级服从上级,这是常法;而上级服从下级,这是特定情况下的一时权变。张松辉教授用讲故事、打比方、举例子、聊家常等方式,让学员们细细咀嚼《道德经》。
在张教授的引导下,学员们在与大师的对话中接受了文化的熏陶和心灵的洗礼,大家仿佛走进了文化的长河,去窥见湖湘文化的流光溢彩,并进一步领略了道家的经典思想,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绚烂夺目。
课后,同学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岳麓书院。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合为整体,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此次国学班赴湖南长沙游学考察的第二个内容,是与湖南省浙商商会的领导和企业家们进行广泛深入的座谈交流。
在国学班学员、湖南省浙商商会副会长蒋芸芳女士的牵线下,湖南省浙商商会许文忠会长带领该商会所有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以及在湘部分具有代表性浙商企业家共计10余人,在位于长沙市中心豪华地段的湖南省浙商商会总部热情地接待了国学班师生一行。在座谈会上,徐会长首先代表商会向浙大管院师生们表示热烈欢迎,他重点介绍了湖南投资环境、目前浙商在湘创业状况以及湖南省浙商商会所发挥的作用。班主任黄尹华老师、班长沈滨也先后讲话,黄老师介绍了浙大管理学院以及EDP中心在为企业提供智力服务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业绩,沈班长介绍了浙江企业发展的特点和国学班部分同学的情况。随后,湖南浙商们和国学班的学员们围绕着投资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通过交流,国学班的师生们了解到:湖南土地资源丰富,产业集群发展空间广阔,交通运输便利,劳动力成本相对偏低,良好的投资条件正好与浙江形成了互补。近年来,一批批善于把握商机的浙商陆续踏上湖南这片热土进行创业,并获得了很好的投资回报。截止2010年,浙商在湖南投资额已经超出3000亿元,增速在全国各省位列第一。湖南的各个行业都能看到浙商的身影,浙商在湖南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交流,湖南省浙商商会的领导和企业家们了解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在地方经济建设和为企业家提供智力服务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浙大管理学院国学班学员们的学习收获。会长们与黄老师初步达成了在湖南面向浙商开展培训的合作意向。
为期四天的国学班游学及考察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学员们从中深深感受到了国学的博大精深,其中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通过这次国学专家深入浅出的传授,大家在短时间内对国学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在吸收与感悟到古圣先贤智慧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修养与境界,受益匪浅。而与湖南省浙商商会的交流,让大家对湖南这片吸引浙商创业的热土有了进一步认识,也激发了部分学员想要深入了解湖南投资环境,加入投资湖南浙商行列的愿望。湖南之行结束前,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学院安排的游学活动非常成功,国学学习应该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希望今后管院EDP中心能够安排更多更好的这类活动,以丰富学习内容,让大家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