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管理理念的交峰,一次商业模式的求证,一次地域文化观念的沟通,一次商界与学界的对话,一次鄂商与浙商的握手。10月24日晚,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武汉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家研修班三期学员与浙商企业家代表沙龙在环境优美的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成功举办。来自武汉三期班的63名学员、武汉企业家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的领导和数名浙商代表、学者共70余人齐聚一堂,探讨浙商精神的精髓及其对鄂商的借鉴意义。沙龙由管理学院省成长五班学员,慧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谭伶艳主持。
在近代史上,汉口是万商云集的商业重镇,有“九省通衢”的地域优势,武汉的高校数量在国内是仅次于北京等地的教育重地,黄冈中学在国内知名度无人能及等等。然而,历史上有晋商、徽商的辉煌,近代有粤商、闽商的显赫,当代有浙商的实力,而鄂商则一直以来没有成为一个强势的经济群体。为促进两地商界朋友的交流和学习,为提高两地企业的合作机会,浙大管院EDP特主办这次沙龙。
中国品牌管理中心主席,号称“中国第一品牌教练”的王汉武老师首先发表讲话。王老师祖籍武汉,他用家乡话所作的精彩、幽默开场白,引来学员和嘉宾的阵阵喝彩,引起大家的深思。
王老师坦言,与不少出身草根阶层、学历不高的浙商不同,湖北商人整体受教育程度都比较高。但为什么“浙商”的名号已经十分响亮,而“鄂商”的概念还鲜有人提起,作为一个群体,其形象还比较模糊,其实力还比较弱。王老师从经营的环境、文化的差异性、经营理念等各方面,对浙商与鄂商作了分析比较,其入木三分、深刻精辟的观点,极富哲理和启迪意义。
在王老师的带动下众学员兴致高涨。继王老师之后,管理学院省成长五班班长、浙江双飞无油轴承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引春,省成长五班副班长、浙江富腾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华岗,管理学院营销班学员香港金大生珠宝董事长项兆利等就创业经历、公司经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跟与会者进行了分享。浙商为何能成功?用一句话来概括,“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的四千精神,是浙商形象的真实写照。周引春董事长还特别提及公司花几十万元专门请人写了一首厂歌,引起学员阵阵“起哄”,要求现唱,于是,在美丽的华家池夜空,响起深情、嘹亮的歌声。歌声展示了浙商坚忍不拔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恒心、振兴民族经济的气概。
浙江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从自身省情出发,坚持灵活、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的改革开放政策,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注重激发民间的创业热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民营企业遍地开花,专业市场异军突起,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浙江经验”和“浙商精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2009年数据表明,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200多家,并涌现了一大批行业内的标杆企业,如福布斯国内首富娃哈哈的宗庆后、阿里巴巴的马云、吉利的李书福、正泰的南存辉、奥克斯的郑坚江、复星的郭广昌、奥康的王振滔等。
三期研修班班长,来自武汉建工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当强,学习委员武汉博大科技集团总裁刘建设等十分看好湖北的自然优势,他们对家乡的地理位置、物质资源、人文景观大加称颂。但大家心中仍有个疑惑:浙商如何看待鄂商?对湖北的投资环境浙商有没有兴趣?鄂商应该学习浙商什么?这些问题引起大家踊跃发言……
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认识到,鄂商的抱团打天下的意识不强,积极行动的冲击力不够,不断创新的能力、不断进取的创业浙商精神都是鄂商要吸取和学习之处。湖北基本没有具有一定垄断性的产业,而湖北本土有着不错的经商条件,导致鄂商走出去的欲望不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鄂商的发展壮大。一个地区若没有大规模的商人群体涌现,这个地区的经济是难以持续发展的。鄂商亟待改观目前的状况,精诚团结,全情投入,为振兴经济再创辉煌。鄂商这一群体的壮大,必将直接推动湖北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期研修班班委鼓励大家把握机遇,吸收知识,积极进取,向优秀的浙商学习,用现代管理理念武装自己。他们盛情邀请浙商到湖北考察、合作、帮扶,使浙、鄂优秀人才联合起来,共同迎接湖北、浙江新一轮的经济发展。
优秀的企业家中不乏典雅的女士,此时热烈的气氛让这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更加按捺不住,争相发言。武汉市妇联主任兼武汉市妇女干部学校徐光荣校长为争取浙商对湖北的帮扶提出最强有力的举措——浙鄂通婚!在与会者开怀大笑中,武汉体育舞蹈学校校长邓燕萍女士一段热辣的恰恰舞将沙龙推向高潮。
会议结束后,大家仍旧信心饱满、情绪激昂地簇拥在嘉宾和主持周围,继续着会议上的话题,意犹未尽。企业家们衷心祝愿此次学习圆满成功,愿浙、鄂两地经济再创辉煌,也祝两地企业家早日完成互助合作,为祖国经济建设再添绵薄之力。
在近代史上,汉口是万商云集的商业重镇,有“九省通衢”的地域优势,武汉的高校数量在国内是仅次于北京等地的教育重地,黄冈中学在国内知名度无人能及等等。然而,历史上有晋商、徽商的辉煌,近代有粤商、闽商的显赫,当代有浙商的实力,而鄂商则一直以来没有成为一个强势的经济群体。为促进两地商界朋友的交流和学习,为提高两地企业的合作机会,浙大管院EDP特主办这次沙龙。
中国品牌管理中心主席,号称“中国第一品牌教练”的王汉武老师首先发表讲话。王老师祖籍武汉,他用家乡话所作的精彩、幽默开场白,引来学员和嘉宾的阵阵喝彩,引起大家的深思。
王老师坦言,与不少出身草根阶层、学历不高的浙商不同,湖北商人整体受教育程度都比较高。但为什么“浙商”的名号已经十分响亮,而“鄂商”的概念还鲜有人提起,作为一个群体,其形象还比较模糊,其实力还比较弱。王老师从经营的环境、文化的差异性、经营理念等各方面,对浙商与鄂商作了分析比较,其入木三分、深刻精辟的观点,极富哲理和启迪意义。
在王老师的带动下众学员兴致高涨。继王老师之后,管理学院省成长五班班长、浙江双飞无油轴承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引春,省成长五班副班长、浙江富腾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华岗,管理学院营销班学员香港金大生珠宝董事长项兆利等就创业经历、公司经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跟与会者进行了分享。浙商为何能成功?用一句话来概括,“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的四千精神,是浙商形象的真实写照。周引春董事长还特别提及公司花几十万元专门请人写了一首厂歌,引起学员阵阵“起哄”,要求现唱,于是,在美丽的华家池夜空,响起深情、嘹亮的歌声。歌声展示了浙商坚忍不拔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恒心、振兴民族经济的气概。
浙江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从自身省情出发,坚持灵活、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的改革开放政策,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注重激发民间的创业热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民营企业遍地开花,专业市场异军突起,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浙江经验”和“浙商精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2009年数据表明,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200多家,并涌现了一大批行业内的标杆企业,如福布斯国内首富娃哈哈的宗庆后、阿里巴巴的马云、吉利的李书福、正泰的南存辉、奥克斯的郑坚江、复星的郭广昌、奥康的王振滔等。
三期研修班班长,来自武汉建工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当强,学习委员武汉博大科技集团总裁刘建设等十分看好湖北的自然优势,他们对家乡的地理位置、物质资源、人文景观大加称颂。但大家心中仍有个疑惑:浙商如何看待鄂商?对湖北的投资环境浙商有没有兴趣?鄂商应该学习浙商什么?这些问题引起大家踊跃发言……
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认识到,鄂商的抱团打天下的意识不强,积极行动的冲击力不够,不断创新的能力、不断进取的创业浙商精神都是鄂商要吸取和学习之处。湖北基本没有具有一定垄断性的产业,而湖北本土有着不错的经商条件,导致鄂商走出去的欲望不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鄂商的发展壮大。一个地区若没有大规模的商人群体涌现,这个地区的经济是难以持续发展的。鄂商亟待改观目前的状况,精诚团结,全情投入,为振兴经济再创辉煌。鄂商这一群体的壮大,必将直接推动湖北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期研修班班委鼓励大家把握机遇,吸收知识,积极进取,向优秀的浙商学习,用现代管理理念武装自己。他们盛情邀请浙商到湖北考察、合作、帮扶,使浙、鄂优秀人才联合起来,共同迎接湖北、浙江新一轮的经济发展。
优秀的企业家中不乏典雅的女士,此时热烈的气氛让这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更加按捺不住,争相发言。武汉市妇联主任兼武汉市妇女干部学校徐光荣校长为争取浙商对湖北的帮扶提出最强有力的举措——浙鄂通婚!在与会者开怀大笑中,武汉体育舞蹈学校校长邓燕萍女士一段热辣的恰恰舞将沙龙推向高潮。
会议结束后,大家仍旧信心饱满、情绪激昂地簇拥在嘉宾和主持周围,继续着会议上的话题,意犹未尽。企业家们衷心祝愿此次学习圆满成功,愿浙、鄂两地经济再创辉煌,也祝两地企业家早日完成互助合作,为祖国经济建设再添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