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在管理学院大楼702,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财会模块夏令营举行了案例分析比赛。这次比赛作为选拔财会模块夏令营的重点学术活动,是本次夏令营保送研究生的重要依据。来自全国不同学校的15名同学,组成了4支队伍,每支队伍的同学都来自不同的学校,充分体现了本次比赛的多元性和挑战性。
本次比赛的案例的题目是:收购深圳发展银行:新桥投资、中国平安,谁是最大的赢家?这个题目不仅仅反映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财会研究的专业性,还与当前财经热点紧密相连,涉及面广,信息复杂全面。对于这个题目,财会系的老师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早在2009年2月,会计与财务管理系主任姚铮教授就在一级刊物《管理世界》上发表题为“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否提升了公司价值——基于新桥投资收购深发展的案例分析”的论文。这篇论文立意独特,深刻阐释了新桥投资收购深发展的相关问题。之后,中国平安准备购买新桥投资所持有的深发展股份,也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这两次收购的诸多评论。在这样的背景下,选取这个话题作为财会模块的案例分析比赛的题目,既科学严谨,又与时俱进。
来自不同学校的4组同学,基于不同的视角,就收购深发展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地探讨。第一组的队员就“新桥投资、中国平安,谁是最大的赢家”展开探讨,利用了多种统计方法,充分挖掘数据,给出了有力的解释。第二组队员从风险与收益的角度,对比了新桥投资和中国平安的情况,并从长期、中期、短期绩效来论证,得出了中国平安是最大赢家的结论。第三组则采用了事件分析法,通过不同时间窗口深发展和中国平安资本市场的表现,得出了三方共赢的观点。最后一组与前边三组不同,采用了“一个女人与两个男人的故事”为题目,将深发展比作一个女人,而将新桥投资与中国平安比作两个男人,生动有趣。
本次案例分析比赛的评委分别是来自会计与财务管理系的姚铮教授、姚明龙副教授、凌春华副教授、陈俊博士。评委们在认真听取了各组的展示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令夏令营营员们受益匪浅。整个一上午的案例分析比赛,不仅仅为会计与财务管理系选拔保送研究生提供了充分依据,也使所有参加比赛的营员领略到了浙大财会系的学术魅力。
当天下午,在管院大楼702,会计与财务管理系的韩洪灵副教授,为夏令营营员做了一场题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实务挑战和研究机会”的讲座。讲座选取了当前会计研究界的热点——公允价值计量,并结合大量案例,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阐述。韩洪灵老师从金融危机爆发的机理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关系入手,针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展开探讨。同时,韩老师针对一系列难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特例,比如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说明了相应的调整方法。之后,他从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的对比,引导夏令营营员进行积极讨论,形成了师生间良好的互动,也让每一位夏令营营员充分参与、共同进步。
在讲座中,韩洪灵老师特地结合夏令营营员的特点,从实务挑战和研究机会两个角度去展开讨论,并提出“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确认公允价值”“显失公平市场报价”“公允价值的税收和利润分配”等问题,引发了夏令营营员的思考。
相信经历了一天的学术之旅,财会模块的夏令营营员们能充分感受到浙江大学的学术魅力,体会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夏令营“创新创业·从优秀到卓越”的真谛。